[卢湾区2011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湾区2011年高三年级语文二模

卢湾区2011年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 试 卷 考生注意: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等填写清楚。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本试卷共7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5分) 盆景:旧体诗词的当代角色 ①近年来,旧体诗词的创作可谓如火如荼。创作队伍之浩大亘古少见。据有关文章说,中国现有诗词刊物近600种,诗词组织约2000多个。仅中华诗词学会,其会员就多达1万余人。在这种形势下,旧体诗词自然受到了评论界与学术界的关注。于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声音,或认为旧体诗词当复兴,或指责其无法反映时代生活当淘汰,或要求旧体诗词与时偕行而改革之…… ②无论持何种意见,旧体诗词的繁荣则是一个事实。有这个现实存在,就值得我们研究。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旧体诗词确实已不能代表时代文化潮流,也无法反映这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现实。古代的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已为古典诗词确立了审美标准,古雅的气质与含蓄的表现,已为大众所认可。如果把股票、动漫、人肉搜索之类词语或WTO、MP3之类洋文纳入格律诗中,虽说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但却失去了旧体诗应有的滋味。( )随着生活内容的丰富,大量新词汇在传统的五、七言句式中已根本无法容纳。但由此而得出旧体诗的繁荣只是陈渣泛起,最终必然会被淘汰的结论,未免为时过早。 ③我们可把旧体诗词比作植物,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已不适应这种植物生长,就像热带植物无法在北方度过寒冬一样。但是北方很多人家里却有几盆乃至几十盆或更多的热带植物。冬天室外一片荒凉的时候,在室内的大厅中、卧室的窗台上、书房的角落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绿色的盆景。它几乎成了北方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城市居民家里的花盆总数有 可能超过了城中树木的数量。旧体诗词的繁荣正与此相同。对现代人来说,旧体诗词就像是“精神盆景”,尽管不能代表或反映时代的变化,却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丰富人生的情趣,并可以消除在现实名利追逐中带来的庸俗之气,使人变得高雅。如果以不能反映时代生活为理由排斥旧体诗词,那就如同以不能反映气候变化为由否定盆景存在的意义一样,显然是失之偏激的。   ④“盆景”无法与室外随四季变化的大树相比,然而对现代人来说,它比小区的林木更为重要。因为它能调节室内的空气,还可以消除因装潢而带来的甲酫超标对人体的伤害。同样旧体诗词虽不能反映现代生活大潮,却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如果我们在墙上挂上一幅国画,上面题写一句或一首古诗词,给人的感觉就非常高雅。因而文人雅士之间的唱和,更多的还是采用旧体。2002年,我做铜镇尺礼品送朋友,有感于山西教育的落后期待多方支持、帮助,在镇尺书写了首小诗,诗言:“九州无处不风光,割断春光是太行。一川垂柳寒鸦色,只待东风展嫩黄。”学界有朋友很快用和诗的方式表示了同情、支持和鼓励。如周发祥先生和诗云:“茫茫霁雪溢清光,化入东风绕太行。莫道晋杨无碧色,春来幽并尽鹅黄。”赵逵夫先生诗云:“九州何处无春光,引领春光是太行。汾河垂柳连京阙,早已东风染嫩黄。”读到这些诗,我感到很欣慰。在这种场景下,如果用白话诗表达情感,便会使人感到俗而不庄,品位不高,显然也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⑤在旧体诗词的创作中,有两个问题比较麻烦,一是格律问题,一是革新问题。就前者而言,有人主张用古音、古韵。但古音如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如果一定要讲,便会带来很多麻烦。同样古、今语音的变化,今韵与古韵也有不同。如依古韵,“元”和“门”在同一韵部,可是在普通话中相去很远。如果一味地强调用古音古韵,读起来听起来,就会有些地方不顺口、不顺耳,而且会把一部分诗词爱好者拒之门外。因此为适应现代阅读适当地作些调整也是可以的。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一切以自然、妥切、利于表达思想情感为原则。不可因讲究格律影响诗的内容,也不可因完全失去规矩而导致古体诗趣的丧失。至于现在有些“专业诗人”,愣在别人诗的平仄、韵脚、粘连上挑毛病,那就大可不必了。我们在唐诗中也可发现不少拗体,形式应当服从内容,削足适履,并不是高明的行为。至于诗词革新的问题,应当考虑到旧体诗词应有之趣,在不失旧时规矩、合于今人口味的前提下,即可大胆创新。但要怀着把旧体诗词引入时代潮流、展现时代风貌的宏大志向去改革,其勇虽可嘉,其结果会如何,就很难预料了。如同置盆景室外,其是否能经受起严冬的考验,还要让事实说话。 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第⑤段“削足适履”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因此 B.然而 C.何况 D.于是 4.第④段列举自己与友人间的唱和诗句,其用意是 。

文档评论(0)

popo7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