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虚拟财产”咋办.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拟财产”咋办.doc

“虚拟财产”咋办   微博、QQ、网游账号、网店、博客、邮箱……这些在你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并在慢慢累积的虚拟财产,你可曾真心在意过他们的价值?   在我国,关于虚拟财产明文规定依旧一片空白,在虚拟财产是否为财产,财产性质以及价值衡量等方面均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于是,当虚拟财产撞上离婚、死亡与偷盗时,纠纷重重。   而另一方面,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在这个日益庞大的网络社会,我们创造并累积着的虚拟财产,要如何捍卫?   虚拟财产大盘点   微博、博客、社交网络、个人空间、论坛网帖、网游账号、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所有这些,使得我们有幸成为第一代在现实财产之外,又拥有了很多虚拟的数字财产的人。互联网的中文百科上,数字遗产的定义非常简单――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   虚拟财产大致可分为四类:   1、用户账号密码,如QQ号、MSN号、微博、E-mail、个人网站等;   2、文件、视频、日记、网络相册等个人资料;   3、网游用户配备的游戏装备、付费购买的电子音乐、电子书籍等;   4、Q币等网站发行的虚拟货币。   这些财产大多是人们在漫不经心之中,就渐渐积累了起来。它们是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触手可及,以至于其本身的价值一直处于沉睡之中。不过在网游交易平台5173工作的黄恒,从来没有怀疑过数字遗产的价值。“在我的交易数据中,一件游戏装备或一个游戏账号卖出了几万元,是常有的事。”黄恒说,“有些资深游戏玩家的账号,能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能买一套房了。”   黄恒还运营着一个淘宝店,在上面主要卖一些QQ靓号、游戏道具。一般末尾有三个相同吉利数字的帐号,报价差不多在20元左右。最夸张的报价是广东珠海的一位卖家,为自己手中的QQ号“96669”挂牌12万元。   在新浪微博上,很多ID更是价值不菲,运营着一家网络营销公司的肖俊丽,此前曾将一个英语微博账号,以4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国内一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而现在,她手上还掌握着“全球时尚”、“欧美街拍”、“精选语录”等多个高质量的帐号,估值至少有1亿元。   2011年4月,好莱坞的Virtual Worlds公司用6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卡吕普索星球(Planet Calypso)的所有权。这也是史上最昂贵的单笔虚拟财产交易。   而在卡吕普索星球上,来自200个国家的95万注册玩家,已经进行了总值4.28亿美元的虚拟领土交易,这一切听起来,就像在天堂炒房地产一样疯狂。   在某报今年3月所做的一项对于中国网民的调查中,有65.62%的人知道“数字遗产”这回事,20%的人对自己的数字遗产估值在5000元以上,52.19%的人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继承自己的数字遗产。   在随机的访问中,大部分的网友都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财产的经济价值微不足道,真正被看重的是保存下来的记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博客日记、在网上储存照片。在Rackspace公司的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在网上存储了“特殊照片”,十分之一有珍贵的视频资料,另有十分之一有与爱人的情书。   “如果我的房子着火了,”黄恒说,“在我逃命之前,我会把我的台式机里的日记和照片都拷出来。”   经典案例:当虚拟财产遭遇离婚、死亡与偷盗   案例1:80后夫妻离婚争淘宝网店   小王和小李是一对80后夫妻。小李经营一家淘宝网店多年,如今已是“双皇冠”级别。前不久两人为离婚闹上法庭,对其他财产的处置并无异议,但对于怎么处理这个网店,双方各执一词。小王认为它也属夫妻共同财产,要求分割,小李不肯,他说:“这个店跟我的身份信息、支付宝账户是绑定的,再说我要继续经营。”   在支付宝公司配合下,法院查到了小李支付宝账户的资金进出等情况,大致核算出网店近年的实际盈利。但店铺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信用评价,是很难估算的无形资产。最后法院通过调解,让小李继续拥有和经营网店,同时向小王支付一笔补偿金。   案例2:谁该继承这把“屠龙刀”?   据《新民晚报》报道,男子陆明迷恋网络游戏,2009年6月,在游戏中认识了杨燕,二人随即在网上结为“夫妻”。在杨燕的帮助下,陆明拿到了游戏里的顶级装备“屠龙刀”,当时,有人出价5万元购买,但两人没舍得卖。2009年12月,陆明车祸意外身亡,陆明真实生活中的妻子李珍和网上的“妻子”杨燕,都要求继承“屠龙刀”,几番协商未果,2010年3月,李珍和杨燕诉诸法庭。开庭审理后,法官也陷入难题。有的法官认为,“屠龙刀”是网游虚拟物品,应按游戏里的规矩来办,“屠龙刀”应该给杨燕;也有的法官认为,李珍才是合法妻子,游戏装备,应视为陆明留给李珍的财产。直到2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