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娃哈哈与秋林的格瓦斯之战
娃哈哈与秋林的格瓦斯之战:强龙斗地头蛇
2013-04-08 17:46:27 来源:?商界(重庆) 有187人参与
作为巨头力推的新品,娃哈哈格瓦斯来势汹汹,欲一洗曾经兵败东北之耻;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秋林格瓦斯则要死守大本营,再借对手营销之东风,图谋全国市场。强龙与地头蛇再次成剑拔弩张之势。
格瓦斯,俄语“发酵”的意思。这种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是俄国人心中的“国宝级饮料”。就连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都曾赞扬其“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尽管这款饮料在东北早已名声在外,但因为口感原因,长江以南的消费者对其一直“茫然未知”。2013年,随着娃哈哈的介入,格瓦斯一改盘踞北方市场之态,大举南进,在烽火连三月的饮料市场混战中横插一脚,搅起一股新的浑水。
娃哈哈又发掘了一个细分的蓝海?可惜,秋林不答应。
鲨鱼进了游泳池
2013年,每每时下最热播节目《我是歌手》前奏在电视电脑屏幕上响起时,远在天津宝坻的秋林人就分外郁闷。原因无他,《我是歌手》节目中无处不在的“娃哈哈格瓦斯”六个大字,让所有粉丝发现了格瓦斯,更被“催眠”认定了——格瓦斯是娃哈哈的。这让秋林这家拥有正宗“俄罗斯血统”,以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情何以堪?
2013年之前的格瓦斯市场,秋林很惬意。
1900年,俄国商人伊·雅·秋林在哈尔滨建立秋林洋行,将格瓦斯正式带入中国,这款略带啤酒味的发酵饮料很快就赢得了哈尔滨人的喜爱。而秋林这个明显带着俄国风情烙印的企业,也成为消费者心中最正宗的格瓦斯生产厂。
此后百余年时间里,秋林携正统之威,精耕东北市场,终成格瓦斯业的“一号人物”——2009年,秋林格瓦斯单年产量达到5000吨,一举抢占了东三省近90%的市场份额,将亿唐、华义等行业对手远甩脑后;2011年,秋林格瓦斯逐渐感到自己在哈尔滨发展受厂区基地、生产机械等外界条件限制,在固守东三省这个“大本营”之余,将厂迁到天津宝坻,意图将天津打造为秋林进军京津塘以及全国市场的“桥头堡”。
初到天津的秋林很快就打响了第一枪。2012年3月,当第一批格瓦斯饮料“诞生”后,秋林广邀天津市区各大小经销商现场品尝。尽管天津当地很少有人听说过格瓦斯,但早已厌倦碳酸饮料和果汁等传统饮料的经销商们,看到秋林产品后兴奋不已。迁厂第一年时间,秋林格瓦斯销量就达2万吨。
秋林总经理张中军信心十足地为秋林定下发展计划:立足天津,辐射周边区域,在3年内建设三期厂房工程,最终达到年产量10万吨,以图谋全国市场。
然而,一条“鲨鱼”的闯入,却打乱了张中军的节奏。
2012年底,娃哈哈正式宣布自己进军格瓦斯市场。通常而言,一个企业在进入全新市场后,为了增加知名度,往往会掷重金砸广告,更何况是娃哈哈这种饮品巨头。果然,随着《我是歌手》、《非诚勿扰》等当红节目的热播,以及随处可见的三个金发碧眼风情万种的俄罗斯美女广告,娃哈哈格瓦斯的知名度呈几何级倍增,几乎要成为格瓦斯的代名词。
娃哈哈凶猛来袭的背后,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
尽管霸占着全国饮品龙头位置,但近年来娃哈哈却少有热销新品问世。前有啤儿茶爽后继乏力,2012年推出的启力功能性饮料,仍落败于与红牛的较量中。娃哈哈急切需要一款产品来启动盈利新引擎,而格瓦斯这个现在参与者少,竞争力弱的市场自然成为其第一选择。
谁主正宗
娃哈哈兵临城下,秋林自恃有百余年的深厚底蕴,看不上这种半路出家的对手。另一边,财大气粗的娃哈哈根本就没想过以“后来者”的姿态亮相。要让秋林这个“先驱”成为“先烈”,最好的方法,无疑是取代其“正宗”之位。
娃哈哈出招甚奇,选择在“时间”上做文章。
在宣布进军格瓦斯时,娃哈哈在包装上做了耐人寻味的设计改动:将格瓦斯进入中国时间改成了20世纪末,并在全国区域市场范围内所进行的宣传推广活动中,喊出自己是正宗格瓦斯的口号。
“对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格瓦斯是在1900年进入中国的,而娃哈哈这一改就‘砍去’了百年时间,明显是在有意篡改格瓦斯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娃哈哈包装的“小动作”如同揉进张中军眼中的一粒沙子——娃哈哈希望“篡改”的,并非只是简单的格瓦斯中国发展史,更是希望借助这种方式,将自己和秋林的历史地位拉近,抹去自己身上“新生儿”的标签。
秋林对此却无可奈何。格瓦斯是饮料品类,而非饮料品牌,进入中国时间本就没有一个权威的时间记载,秋林就算想投诉都无从下手。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对时间定位并不了解。如果按照娃哈哈如此高频率的广告播出,在经过无数次轰炸后,消费者很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格瓦斯进入中国时间理解为娃哈哈所“制定”的20世纪末。
为了正名,秋林格瓦斯的防御措施很快制定出来:在瓶身包装上,将1900的字样特别放大,还把秋林格瓦斯的发展时间节点印在包装纸上,以彰显自己的百年底蕴。另外在新的推广方案中,秋林也着重强调自己和格瓦斯的百年渊源。
仅仅防御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