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体内过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物的体内过程分析

第一章 食物的体内过程 第一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一)口腔 (二)咽与食道 (三)胃 (四) 小肠 1.小肠的运动 2.进入小肠的消化液 (五) 大肠 二、食物的消化 (一) 蛋白质的消化 (二) 脂肪的消化 (三)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四) 其它成分的消化 三、吸 收 (一)吸收部位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蛋白质的吸收 2.脂类的吸收 4.维生素的吸收 第二节 营养素的运输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一)心脏 (二)血管 (三)血液循环 二、营养素的运输 (一)氨基酸的运输 (二)脂类的运输 (三) 碳水化合物的运输 (四)矿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 营养素的体内代谢 一、蛋白质的代谢 (一) 蛋白质的合成 (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二、脂类代谢 (一) 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二)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三、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一) 糖原的合成代谢 (二) 糖的分解代谢 四、其它成分的代谢 第四节 营养代谢物质的排泄 一、 肾的结构特点 二、尿液的生成 甘油三酯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机体摄入糖、蛋白等成分均可合成脂肪并在脂肪组织储存 1.合成场所 肝、脂肪组织及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2.肝脏合成 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甘油三酯在肝内质网合成后,与载脂蛋白B100、C等以及磷脂、胆固醇结合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分泌入血而运输至肝外组织 如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营养不良、中毒、必须脂肪酸缺乏、胆碱缺乏或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VLDL分泌入血时, 则聚集在肝细胞中,形成脂肪肝 3.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是机体合成脂肪的另一重要组织。它可利用从食物脂肪而来的乳糜微粒(CM)或VLDL中的脂肪酸合成脂肪,更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 脂肪细胞可以大量储存脂肪,是机体合成和储存脂肪的仓库;机体需要能量时,储脂分解释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入血,以满足心、肝、骨骼肌、肾等的需要 4.小肠 小肠粘膜细胞则主要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以乳糜微粒形式经淋巴进入血循环 1.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液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1)脂肪动员的原因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生脂肪的动员,只有在禁食、饥饿等造成血糖降低或交感神经兴奋时,才发生脂肪的动员 (2)脂肪动员的过程 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可催化甘油三酯分子中第1或第3位酯键断裂,生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二酯,再经甘油二酯脂肪酶和单酰甘油脂肪酶的作用,最后使三酰甘油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释放入血 (3)脂肪动员的影响因素 甘油三酯脂肪酶催化的反应是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步骤,故此酶为限速酶,它受多种激素调控,所以又称为激素敏感脂肪酶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使胞液内的甘油三酯脂肪酶磷酸化而被活化,水解活性增强。因此这些激素称为脂解激素。而胰岛素、前列腺素等能抑制脂肪动员,对抗脂解激素的作用 (4)动员产物的利用 脂解作用使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释放入血。血浆清蛋白具有结合游离脂肪酸的能力,FFA与清蛋白结合后由血液运送至全身各组织,主要由心、肝、骨骼肌等摄取利用 甘油溶于水,直接由血液运送至肝、肾、肠等组织,主要是在肝甘油激酶作用下,转变为3-磷酸甘油,然后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循糖代谢途径进行分解或转变为糖 2.脂肪的β-氧化 脂肪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可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机体利用脂肪酸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是从羧基端的β碳原子开始,每氧化一次断裂脱去两个碳原子,烃链的β碳原子被氧化成为羧基,即β氧化学说 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可概括为活化、转移、β氧化及最后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等4个阶段 (1)脂肪酸的活化 脂肪酸的氧化首先须被活化,在ATP、Co-SH、Mg2+存在下,由位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活化的脂肪酸不仅为一高能化合物,而且水溶性增强,因此提高了代谢活性 (2)脂酰CoA的转移  脂肪酸活化是在胞液中进行的,而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系又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故活化的脂酰CoA 必须先进入线粒体才能氧化 长链脂酰辅酶A是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的,因此活化的脂酰CoA要借助肉碱(canitine),而被转运入线粒体内 在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及内侧分别有肉碱脂酰转移酶Ⅰ和酶Ⅱ,两者为同工酶。位于内膜外侧的酶Ⅰ,促进脂酰CoA转化为脂酰肉碱,后者可借助线粒体内膜上的转位酶(或载体),转运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