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5课[精选].pptVIP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5课[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5课[精选]

(一)诗歌鉴赏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①谁肯信,如今万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②。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简介】 《临江仙》,词牌名。同前。 侯蒙(1054-1121)字无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知枢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东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注解】 ①行藏:出仕、做官。 ②蟾宫:月宫。传说月中有蟾兔,故名。 【故事】 有故事说,侯蒙年轻时,久困于考场,三十一岁才中了举人。他长得难看,人们都讥笑他,有爱开玩笑的人,把他的像画在风筝上,引线放入天空,讽刺他妄想上天。侯蒙看了就在上面题了这首词。他用这词,表面上写风筝,实际上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 没有遇上明君,没有做上官,谁肯相信我有才气有能力?而今才显出名声,大家不得不赞佩。没事由被好手艺的匠人给我画上形体容貌。趁着风势,借着风力,我一下就飞上了高空。 刚刚遇到风吹,身子渐渐在天空中稳定下来,还以为会远远地飞上月宫去呢!雨过天晴夕阳通红,我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好不得意!有多少人能在平地上,看着我在碧空中飞翔得那么高啊! (二)古文品读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是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译文:不久又有一个来告发(他)私自杀牛的人,包拯说:“为什么割掉了他的牛的舌头又来告发他?” 【点拨】 “何为”相当于“为何”,解释为“为什么”。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原文见第四课)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精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本题答题点是:“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把这段话理解成“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不对。 【答案】 C 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 2.把握故事情节,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7.特殊句式 (1)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燕国见陵之耻(“见”表被动) (2)介宾短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即“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3)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者……也,表判断) (4)省略句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之”)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8.走近作者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