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鉴先生2010年4月28日云大讲学第四讲法学方法侵权法人格保护法请求权基础民法教学研究.doc

王泽鉴先生2010年4月28日云大讲学第四讲法学方法侵权法人格保护法请求权基础民法教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泽鉴先生2010年4月28日云大讲学第四讲法学方法侵权法人格保护法请求权基础民法教学研究

雲南大學法學院 法學方法、侵權法與人格權保護(三) 2010年4月21日 王 澤 鑑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名譽教授 [第三講題] 動產所有權善意取得與法學方法 贰.二.說明 (三).司法:法之適用 1.解釋適用上的爭點(補充) (1)106條 ①何謂無權處分?處分的概念是否指物權行為(處分行為)?物權讓與合同是否有效? ②動產是否包括金錢? ③善意如何解釋(不知;非因過失(重大過失)而不知?):資訊信息風險分配 ④善意取得是否適用于互易? ⑤所謂交付是否包括佔有改定(物權法27)? ⑥所謂原所有權人得向無權處分人請求賠償損失,其要件如何?是否須以無權處分有過失為要件?是否指侵權行為而言?為何設此規定? ⑦原所有權人除請求賠償損失之外,尚有何種請求權? ⑧甲借A物給乙,乙擅将A物與丙的B物互易,丙得否善意取得A物所有權?甲得否向乙請求交付B物或者償還A物的價額,其法律依據(請求權基礎)為何? ⑵107條 ①權利人有權向無權處分人損害賠償,其要件、範圍如何? ②得請求返還兩年內,該物所有權歸屬與誰? ③權利人對無權處分人的支付費用、追償请求权與損害賠償之間具有何種關係? 2.如何處理法律未規定的問題 ⑴問題:竊盜物的善意取得 ⑵比較法的觀察 ⑶解決途徑 ①方面推論 ②類推適用(遺失物) ③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應如何處理問題的復函》(1958年7月14日) 廣東省、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我院先後接到廣東省、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來文,詢問關於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應如何處理的問題,經與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以下意見,供參考。 按個人所有財產被盜竊,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都有向盜竊犯要求賠償所受損失的權利。在盜竊犯下落不明或無力賠償損失的時候,雙方中就必有一方要受損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一般的都無過錯,把贓物從不知情的買主手中追還失主,也無非是保護失主的所有權。在法律尚無規定以前,我們的意見是:除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是公共財產應另行研究外。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間的問題可按以下原則處理。 一、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是從市場、商店等合法買得的,應認為已取得所有權。但如果失主願支付價金要回原物時,應當准許。 二、不知情的買主買得的贓物,如果不是從市場、商店等合法買得的,不能取得所有權。其所受損失,可以斟酌具體情況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分擔。 三、如上所述,個人所有財產被盜竊,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都無過錯,而且雙方中必有一方要受損失,因之在處理這類糾紛時,應儘量採用調解方法解決。酌由失主和不知情的買主雙方分擔損失。 四、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來文所舉李流傳盜竊單車(即自行車)案內所繳獲的贓物,其中易國新所買的1輛單車,有稅票和發貨票等必要手續,亦未發現有買便宜的情形,而且時間已達5年之久,失主下落不明,這案如尚未處理,不如即將單車發還易國新較為適合。同案內其餘11輛單車,如尚未處理,也可以按這個原則斟酌處理。 另外,我院還接到河北省冀縣人民法院來文,請示上述問題,希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轉告該院,我院不再另複。 3、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及法院裁判,學說的整理分析 三.請求權基礎 (一)問題提出 甲喜好法律初版書,家中藏有ABCD 四冊書。甲死亡,其子乙為歌手,繼承其父遺產,將該四書各以高於市價一百元的價額出售於丙,丙受善意受讓其所有權。其後發現A 書為甲所有,B 書為丁所借,C 書係戊的遺失物,為甲拾得,D 書為庚所有,被甲所盜。乙因過失不知BCD 三書非其父所有,丙非因重大過失不知其事,又丙係以辛所寄託的無記名股票支付價金。試說明當事人間的法律關係。 (二)體系構成 雲南大學法學院 法學方法、侵權法與人格權保護(四) (2010年4月28日) 王 澤 鑑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 名譽教授 [第四講題] 請求權基礎與民法教學研究 1.民法教學研究 2.請求權基礎方法 壹.民法教學研究 一.民法教學研究方法 1.課堂講義:概念體系的講解 2.議論題的考試方法 3.教科書與論文 4. 二.德国留学的经验 1.在海德堡大學第一次上課的案例 甲在大學某處設飲料自動販賣機。乙投入a.b二個一元馬克,購一罐咖啡。咖啡出來後,a.b二個一元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wh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