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的含义及分类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小说、散文、人物传记、寓言、童话、消息、通讯等,都属于记叙文。)(注:河南中考考查的记叙文含散文和小说。)
第一课时:(一)按照记实类与文艺类将所学记叙文分类:
1纪实类记叙文(包括消息、通讯、人物传记、访问记、回忆录)
主要篇目有10篇
1)斜塔上的试验 2).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3)三个太阳 4)录音新闻
5)“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6)新闻两篇 7)老山界
8)始终眷恋着祖国 9)一面
10)一双手
2.文艺性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
散文:
11)繁星12)春13)济南的春天14)夏15)蔚蓝的王国16)幽径悲剧17)海燕18)白杨礼赞19)紫藤萝瀑布20)白鹭21)绿22)囚绿记23)雪24)阿里山纪行25)美丽的西双版纳26)蓝色的威尼斯27)鼎湖山听泉28.)林中小溪29)飞江滴翠的黄山30)画山秀水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2)往事依依33)十三岁的际遇34)端午日35)本命年的回忆36)三颗枸杞豆37)柳叶儿38)背影39)我的母亲40)明天不封阳台41)散步42)藤野先生43)生命与和平相爱44)享受生活45)给我的孩子们
小说:
46)“诺曼底”号遇难记47)伟人细胞48)社戏49)童年的朋友50)甜甜的泥土51)最后一课52)范进中举53)变色龙54)窗55)故乡56)我的叔叔于勒57)在烈日和暴雨下58)多收了三五斗59)百合花60)热爱生命61)台阶
第二课时:(二)一般记叙文的阅读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
1. 记叙的要素和顺序
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一面》《老山界》
2)记叙的顺序:
顺叙:《往事依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十三岁的际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
倒叙:先把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作用:更加突出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表达效果,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枣核》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叙事时暂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事件或片段(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对比、衬托、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文章脉络更加清晰,结构更显紧凑。
插叙的方法:由作者直接插进来叙述、介绍;由文中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来进行。
阅读插叙的文章,同样需要通过寻找过渡句(段)的方法来弄清插叙的起止位置。
插叙:《孔乙己》 (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作品主题 )
补叙: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表现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补叙补入的是文章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在篇中、篇末均可出现。
2.记叙的人称和线索
1)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可以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存在某种联系,对人物或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等。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便于直抒胸臆,易唤起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人称 :《最后一课》、《孔乙己》
( 真实亲切,也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
(2)第二人称:
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里,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们)/您”,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对话和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二人称:《我的老师》 局部改用第二人称抒发情感,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
(3)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她”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物、场景等。
作用: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表达的方法,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写作较自由、灵活,便于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线性光学:第7章-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之非线性光吸收(与光折射)课件.pptx VIP
- 压强和浮力中考真题精选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消防弱电电系统施工方案.docx VIP
- T/CNESA 1001-2019_电力储能用直流动力连接器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财务类综合试卷(审计知识).docx VIP
- GB_T 17241.1-2024 铸铁管法兰 第1部分:PN系列.docx VIP
- 制造业精益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167页 PPT).pptx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财务类)2025年财务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试题.docx VIP
- 消防弱电电系统施工方案.docx VIP
- 2018年湖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消耗量定额及全费用基价表 --结构与屋面.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