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执业医师考试血液系统
第一单元 贫血
第一节 贫血概述
重点: 贫血诊断标准,分级; 贫血分类;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贫血治疗原则。 一、概念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参考值。
我国平原地区成年人贫血诊断标准
Hb(g/L)
RBC(×1012/L)
Hct
男性
<120
<4.5
<0.42
女性
<110
<4.0
<0.37
孕妇
<100
贫血分级标准
血红蛋白(g/L)
轻度
正常下限~>90
中度
90~>60
重度
60~>30
极重度
30以下
二、分类 1.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的细胞形态学分类
类型
MCV(fl)
MCH(pg)
MCHC(%)
临床意义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
32~35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6~32
32~35
再障,急性失血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26
32~35
慢性病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6
<32
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
2.按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2)红细胞破坏过多:各种溶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获得性。 红细胞外在异常:各种免疫因素,机械因素,理化因素等。 (3)红细胞丢失 急性、慢性失血性贫血。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困倦,乏力,皮肤、粘膜、指甲苍白;指甲扁平,匙状指。
2.心血管系统:活动后心悸、气短;心动过速,脉压增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 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泻,黄疸,脾大等。 4.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 四、诊断 (一)病史 病程,起病急缓,有无毒物、药物接触史,有无失血史。 (二)体格检查 苍白,舌乳头萎缩,反甲,黄疸,皮肤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胸骨压痛。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Hb,RBC,Hct,WBC,Plt,MCV,MCH,MCHC。 网织红细胞Ret:0.5~1.5%,绝对值=红细胞数×Ret百分比(正常值<0.1×1012/L)。 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时升高,AA时降低。 血涂片:
正常血涂片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球形红细胞
镰状红细胞,靶形红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异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提示骨髓纤维化。 畸形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增多提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2.骨髓检查:观察各细胞系增生情况,有无形态异常,铁染色。 3.其他检查 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不饱和铁结合力,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Coombs试验,血红蛋白电泳等 五、治疗 1.病因治疗。 2.输血。 3.药物治疗:铁剂,叶酸,维生素B12,EPO,激素等。 4.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难治性AIHA。 5.骨髓移植:重型再障。 【练习题】 1.不属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多发性骨髓瘤 C.白血病 D.骨髓纤维化 E.缺铁性贫血
?
『正确答案』E
2.不属于正常细胞性贫血的是 A.急性失血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肾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
『正确答案』E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一、概念 当体内铁储备耗竭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二、铁代谢 吸收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转运载体:转铁蛋白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春期、孕妇、哺乳期妇女 2.吸收不良 胃肠道手术、萎缩性胃炎、长期腹泻、长期大量饮浓茶 3.失血、痔、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 四、临床表现 1.原发病表现 2.贫血表现 3.组织缺铁表现:易兴奋、激动,烦躁,舌炎、口角炎,皮肤毛发干燥,反甲,异食癖,吞咽困难等。 五、实验室检查 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2.骨髓象:老核幼浆。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减少或消失(<15%)。
3.铁相关检查 血清铁(SI):<9μmol/L 铁蛋白(SF):<14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_T 033-2020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拼音解释版.pdf VIP
- DBJ51T033-2014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 .docx VIP
- 银行每月安全教育记录.docx VIP
- 《APT攻击介绍》课件.ppt VIP
- 髋关节脱位护理查房.pptx VIP
- 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pdf
- 20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多层和.docx VIP
- Cinema 4D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实战教程课件 第8章+角色与毛发.pptx VIP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