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层建筑[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外高层建筑[精选]

国内外高层建筑 案例分析 目录 项目背景…………………………………………. 2 设计师…………………………………………..... 3 项目特点 平面分析…………………………………………. 4 空间分析…………………………………………. 6 立面分析…………………………………………. 7 剖面分析…………………………………………. 10 结构分析…………………………………………. 11 风水环境分析……………………………………. 13 四、总结………………………………………………… 19 香港中银大厦 一 、项目背景 1.基地情况: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 2.社会背景:①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央行委托华裔美国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设计建造北京香山饭店后.再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南岸设计建造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银行大厦。具体位置在香港高等法院和新建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之间,当时这里面积狭小,环境荒凉,高架公路从三面把那里框死,而且整座大厦的预算建设资金只有1 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总部曾占领过这块地皮,在那里关押残害过不少抗日义士和囚犯。所以许多香港人相信,那些受尽折磨的罹难囚犯依然阴魂不散,仍在那一带作怪。此外.由英国建筑大师诺尔曼· 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于1986年落成.该楼占地5000平方米。按矩形平面布置,楼高41层共11 9米,总造价1 0亿美元。尽管因为香港政府限高层建筑,气势低了些,但在当时依然壮观,仿佛在惹人注目的维多利亚港口沿岸地面上停放了一艘宇宙飞船。众所周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英资汇丰银行就开始与中国银行在建筑上大唱对台戏。几十年来这两家银行争相建设日益气派的大楼,意与对方一比高低。因此,中银大厦的设计对贝先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② 贝聿铭先生接受委托设计任务后,由于条件和资金的限制感到很为难。他曾回忆说,那时候北京说1亿3千万美元,不能多出……这个条件是非常难。” 但他同时又说,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家,所以我用钱要很节省,多替人家着想 。香港似乎是让贝聿铭得心应手开展业务的地方,他父亲贝祖诒就曾在1918年创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香港是海外华人网络的枢纽,也是通向祖国的大门。贝聿铭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观,善于把新与旧、东方与西方合成为一体。他曾说,风水是我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建筑的一部分 。所以他依然雄心勃勃.决心建一座在风格、气势、风水上超汇丰银行一筹的里程碑式建筑。③ 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要满足楼地板面积的需求,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设计师 贝聿铭:① 生平: 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② 设计理念: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他还说过“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我们也应该像大师学习,立足于历史,放眼于未来。 三、项目特点 1.平面分析:(1)中银大厦的平面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分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2)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马德里大厦,马德里大厦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边的分割,分析其组合,乃系两个平等四边形的变化。大师正是用这种简洁的图创造出了无穷变化的空间。这也是大师常用的设计手法。(3)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力量、生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