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公权[精选]
* 柳公权 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中文名: 柳公权 别名:诚悬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公元778年 逝世日期:公元865年 职业:书法家 代表作品:《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等 1.个人资料: 2.人物介绍: 幼年好学,善于辞赋,懂韵律。曾 任翰林院侍书学士、中书舍人、翰林书诏学士、太子太保,封河东郡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进谏。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体紧密,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 《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3.人物生平: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褚;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4.皇家侍书生涯: 公元778年,唐代宗大历十三年,柳公权诞生 元和三年(808),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当年宏词登科 宪宗时,柳公权任秘书省校书郎。 穆宗即位,柳公权入奏事 唐文宗颇爱柳公权书法,又召为侍书,迁谏议大夫,后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 武宗朝,罢内职,授右散骑常侍。宰相崔珙用为集贤学士、判院事 宣宗时,左授大子詹事,改宾客,累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 懿宗时,咸通初年,柳公权改为太子少傅,改少师 5.高尚的人品素养 柳公权从小接受《柳氏家训》关于“德行”的教导,因此终身以德行为根株,“博贯经术”。他于人生、书艺都具儒家风范,柳公权的“笔谏”,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范”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由此及彼,巧妙地进谏。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 此外柳公权还“性晓音律”,但“不好奏乐”,常云:“闻乐令人骄怠故也。”柳公权有多方面的学识素养,因而由其心灵滋养而出的书艺也是摇曳多姿。其性刚毅正直和超尘脱俗的佛道风范,都熔铸于柳书的风骨之中。 6.书法作品: 7.通向绝顶的跋踄 早期:望尽天涯路 这一时期是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 ,学钟繇、王羲之的书体,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的体态 。 鼎盛期:柳体之大成 六十岁以后的十年中,柳书进入鼎盛时期,如丽日当空。这一时期,文献载有《冯宿碑》、《检校金部郎中崔稹碑》、《淮南监军韦元素碑》、《义阳郡王苻磷碑》等等将近二十通碑,而以《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柳体的典型,声名最为卓著。 中期:斜阳的魅力 七十岁以后的十年中,柳公权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七十岁以后的变化,其思想之根早已潜伏于彼。不过“柳骨”已经过数十年千锤百炼而成,柳公权也终未能再化出全新的另一番面目来。我们只看到柳书在这一时期冉冉斜阳的一种魅力。 晚期:柳书的晚霞 八十岁以后的八年中,柳公权进入人生和书艺创作的晚期。那种风采已不是朝阳般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光辉,也不像灼灼当午的炎日,而是一片灿烂的晚霞;笔锋的利铦转入内部,气韵与自然贴近,通篇之旨趣与大化亲和,是宗匠晚年的心智所悟,老笔所致。柳公权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向青山深处走去,攀上极顶,又终于消逝在山阿里,将书魂凝刻进书学的峰峦中。 8.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从钟书、王书中化出 柳公权学锤繇书,从学二王书中汲取书学营养,是柳书生命源泉之一。 从欧、褚中化出 柳书从欧阳询、褚遂良书中化出,欧书的筋骨显露,结体谨严,褚书用笔的蹲锋纤劲、流利秀美,给了柳公权有益的启示。 从颜书中化出 一是学颜之法度。笔法、结字 二是学其雄媚之书风。 三是学其人格与书品的结合。 四是学颜之变法精神。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