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西元二一年)冬天,也就是在赤壁之戰後的整整第二個年頭.doc

建安十五年(西元二一年)冬天,也就是在赤壁之戰後的整整第二個年頭.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安十五年(西元二一年)冬天,也就是在赤壁之戰後的整整第二個年頭

第九課 典論論文 蘇雅莉老師編撰 壹、作者介紹 曹操次子,文武雙全 1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共有二十五個兒子,長子曹昂在建安三年(西元一九八),與曹操南征穰城時,被張繡所殺。(丘遲與陳伯之書:張繡剚刃於愛子)。曹丕是次子,卞氏(娼女出身,但見識過人)所生,與曹植是同胞手足。曹丕出生時天空有青色雲氣,圓如車蓋,終日不散,望氣的人認為是帝王的徵兆。 2曹丕在其所著典論一書的自序中述說自己五歲時即學射,六歲學騎,八歲而能馬上彎弓射物。曹操每有征戰,曹丕亦必相從。和張繡穰城之戰時,長兄曹昂死難,曹丕以十齡小戰士,因善騎射乃得逃歸,可見他自小即擅武藝。 3曹操在軍事倥傯中,猶手不釋卷(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所以曹丕自幼亦勤於誦讀詩書,舉凡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無不畢覽。又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恭言謹行,恢宏德度,在曹操面前塑造一個謹厚盡孝可託大事的形象。 兄弟相爭,奪魁篡位 1曹操廿五子中,曹操最鍾愛的是幼子曹沖,可惜早夭;操曾言:「此乃吾之不幸,而汝曹之大幸。」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兄弟同為卞夫人所生,曹彰勇識過人,意氣雄厲,為軍事將才;曹植才高八斗,文采斑斕,為文學翹楚。曹操非常欣賞二人,曹丕雖是嫡長子,但卻遲遲未被冊封為魏王太子,原因就在此二人受到曹操的器重,他們成為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勁敵。不過,曹植恃才傲物、「任性而行,不自雕飾,飲酒不節?,加上行事莽撞,屢次觸犯父王所定之法規;相對之下,曹丕砥礪節行,努力著述;結交黨羽,壯大實力;逢迎父親本人及周遭人物。在曹丕「御之有術,矯情自飾?的刻意經營下,最後終於在30歲時達成被立儲的心願。曹操死後,曹丕繼承魏王和丞相的職位,同年篡漢自立,在位七年崩,卒諡文帝。 2曹丕篡位後,耽心兄弟奪其權位,於是嚴厲的監控兄弟們的交往,規定諸王不得滯留京師,並派監國謁者監視諸王。其中任城王曹彰、東阿王曹植,是他最耿耿於懷的二人,因此一再加以迫害。世說新語即記載: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閤共圍棋,並噉(音ㄉㄢˋ,同「啖」,吃)棗,文帝以毒置諸棗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音ㄒㄧㄢˇ,光腳)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復欲害東阿。太后曰:「汝已殺我任城,不得復殺我東阿。」(尤悔篇)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濾去豆瓣)以為汁。萁(音ㄑㄧˊ,豆梗)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文學篇) 政治的無情、文學的深情 1曹丕的抱負遠不及曹操,他沒有父親的雄才大略,孫權曾評道:「丕之於操,萬不及也。」即帝位後,在軍事上並無特殊成就,雖曾二度征伐東吳,但都無功而返,未能渡江。在位期間,嚮往漢文帝的無為而治,輕刑罰,薄賦稅,糾正濫告誣告,禁止宦官和外戚干政,不准厚葬,並廣為室屋以居學者,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政治措施。但整體而論,政治和軍事,成就並不突出,陳壽《三國志》所給予的評價為:「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彊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意謂曹丕在文學上確實有過人之處,但待人處事恐怕是量狹器窄,缺乏恢弘氣度與遠大眼光。 2雅好文學:曹丕雖貴為帝王,但也重視文學,和建安七子都有不錯的交情,常常與他們「行則連輿,止則接席」,像孔融被曹操殺死後,丕以重金向天下廣徵孔融文章;陳琳、徐幹、劉楨、應瑒因瘟疫亡故後,曹丕也將他們的遺文編撰成集,所以曹丕可說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導人物。 3從〈與吳質書〉可見出曹丕對「建安七子」的深情。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 一時俱逝, 痛可言邪!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 ,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另外,《世說新語傷逝篇》中記曹丕悼王粲時,「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曹丕曹植兄弟之文學評價 鍾嶸的《詩品》將曹植詩列為上品,而曹丕只得中品,原因是他認為曹丕的詩「率直如偶語」,這恐怕是受當時崇尚華麗之風的影響(如陶淵明的詩倍受後人推崇,鍾嶸也只列為中品)。唯《文心雕龍?才略篇》有較公正客觀之評論。 「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儁,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迭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