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doc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能够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教法学法】案例教学、启发示教学、合作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式学习等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图片:各地自然风光图,提出问题:图片中表现出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今天我们来共同复习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考纲展示及目标在线: 考纲展示: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目标在线: 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三、检查导学案第一部分内容的填写情况,并指导纠错: 依纲梳理夯基础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提问学生) 参考答案:气候(气候→植被)、植被(植被→地貌,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形成千沟万壑等)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 产 功 能 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平 衡 功 能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 如何理解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举例说明。(提问学生) 参考答案: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平衡功能: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课本活动内容中藏羚羊的数量恒定现象等。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结果: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高频考点突破: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请举例说明?(提问学生)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湖泊的演化、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东北森林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等。 温馨提示: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生物要素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并由此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水也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要素,而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五、合作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分析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会导致植被稀少;同时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形成了西北内陆地区独特的荒漠环境。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多内流河→水文→ →稀少→植被→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 →风化作用强,形成戈壁、沙漠→地貌 →}西北地区整体自然环境 六、高考试题回放: (2009年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解析:本题以罗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