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二甲四氯钠药害的解救方法
二甲四氯钠药害的解救方法
知识共享,技术共享,是一种享受。二甲四氯钠药害的解救方法如下:复硝酚钠(1.4% 20ML)+海藻素(5--20g)+米醋(5%)+白糖(5%),页面喷施三次,基本上可以解除药害。谁有更好的方法进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这只用复硝酚钠
只是发病轻的有效,重的肯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通常我都是用芸薹素或者复效酚钠来解毒。但最好的做法是除草剂按照合适的剂量用在合适的时间,避免药害的发生!
玉米病害——干腐病、褐斑病、黑粉病、红叶病、灰斑病(持续更新)
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
玉米干腐病 症状 ????? 该病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被有些省市列为检疫对象。东北发生重,江苏、安徽、四川、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都有发生。玉米地上部均可发病,但茎秆和果穗受害重。茎秆、叶鞘染病多在近基部的4~5节或近果穗的茎秆产生褐色或紫褐色至黑色大型病斑,后变为灰白色。叶鞘和茎秆之间常存有白色菌丝,严重时茎秆折断,病部长出很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器。叶片染病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长条斑,长5cm,宽l~2cm,一般不生小黑点。果穗染病多表现早熟、僵化变轻。剥*****叶可见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苞叶和果穗间、粒行间常生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病果穗变轻易折断。严重的籽粒基部或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很多小黑点。纵剖穗轴,穗轴内侧、护颖上也生小黑粒点,这些症状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症。Diplodia frumenti引起的干腐病症状与D.zeae和D.macrospora引起的干腐病区别:前者在籽粒、穗轴上均产生暗褐色菌丝体,严重时整个果穗变成黑色,籽粒内充满变黑的组织和菌丝体,其中还埋生黑色分生孢子器,同时茎秆的髓部也变黑,果穗基部最易受害。茎秆受害则以下部的节和节间发生较多,后期病部纵裂,分生孢子器突出。 病原 ????? Stenocarpell maydis (Berk) Sutton称玉米狭壳柱孢和S.macrospora (Earle)Sutton称大孢狭壳柱孢及Diplodia frumenti E11.et Ev.称干腐色二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干腐色二孢菌的有性态为Physalospora zeicola Ell.et Ev.称玉米囊孢壳。玉米狭壳柱孢菌分生孢子器直径150~300um,产孢细胞(10~20um)×(2~3um);分生孢子隔膜0~2个,大小(l5~34um)×(5~8um)。大孢狭壳柱孢菌分生孢子器直径200~300um,产孢细胞(8~15um)×(3~4um);分生孢子0~3个分隔,大小(44~82um)×(7.5~11.5um),着生于玉米茎秆、种子及叶片上。于腐色二孢子囊壳黑褐色,子囊孢子8个排成双行,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20~23um)×(6~9um)。 传播送径和发病条件 ?????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翌春遇雨水,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玉米生长前期遇有高温干旱,气温28~30℃,雌穗吐丝后半个月内遇有多雨天气利其发病。 防治方法 1、列入检疫对象的地区及无病区要加强检疫,防止该病传入。 2、病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供应无病种子。 3、重病区应实行大面积轮作,不连作。 4、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以减少菌源。 5、药剂防治 播前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抽穗期发病初喷洒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重点喷果穗和下部茎叶,隔7~l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玉米褐斑病 简介 ?????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玉米新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危害较重。温暖潮湿区发生较多,有些年份在制种玉米地突然流行,重者可引起毁种,危害玉米和类蜀黍属植物。 病原 ????? 属鞭毛菌亚门节壶菌属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性寄生菌,寄生在薄壁细胞内。休眠孢子囊壁厚,近圆形至卵圆形或球形,黄褐色,略扁平,有囊盖。 症状 ????? 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发病规律 ????? 病菌以休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整理】目前临床较为实用的康复评定量表简介.doc
- 【2017年整理】--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 【2017年整理】-对羟基苯甲酸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doc
- 【2017年整理】-广东省水平测试真题必修二汇总.doc
- 【2017年整理】-度放射治疗学培训考卷.doc
- 【2017年整理】-果糖二磷酸钠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doc
- 【2017年整理】-甘油磷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预测报告.doc
- 【2017年整理】-甘油磷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doc
- 【2017年整理】-第4版姜启源数学模型复习总结.doc
- 【2017年整理】-第一学期高三第四轮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