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CT征象演变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唐磊.pptVIP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CT征象演变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唐磊.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CT征象演变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唐磊

研究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过程中CT征象变化,探讨肿瘤体积及强化CT值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与讨论 中位随访时间28.5个月 中位TTP 22个月 两年内进展组13例,未进展组22例 共计测量靶病灶83枚 结 论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后长径退缩率及强化CT值降低率高者两年内进展比例较低,具有中等预测效能,可作为潜在评效指标 *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CT征象演变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唐磊,张晓鹏,孙应实,等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 北京肿瘤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影像评效 研究进展 GIST 临床 治疗现状 影像学 评效现状 甲磺酸伊马替尼: 靶向治疗的“典范” Demetri G. N Engl J Med, 2002 RECIST标准: 形态学评效“偏倚” Suzuki C. Radiographics 2008 研究背景 PET : NCCN US : Lassau MRI : BCH CT : JCO-Choi CT检查:服药前及服药后2-6个月 随访至进展,无进展随访24个月 靶向治疗前进行过其它药物化疗 治疗中死于其他 疾病、失访病例 静脉期增强扫描 依从性差,复查时间 间隔6个月 入组标准 排除标准 规范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单药治疗 至少一枚1cm的可测病灶 入组及排除标准 35例 配对样本比较 ROC曲线 χ2检验 胃:8枚; 十二指肠:2枚; 小肠:1枚;直肠:2枚 原发病灶 转移病灶 肠系膜:20枚; 肝脏:50枚 10 5 15 无 12 8 20 有 0.737 坏死囊变? 16 13 29 无 6 0 6 有 0.064 出血 2 7 9 多部位 20 6 26 单一部位 0.006 累及部位 19 3 22 5 3 10 13 ≥5 0.001 数目(枚) P值 未进展 (22例) 进展 (13例) 例数 CT分类指标 表1 CT分类指标在不同疗效组间比较 0.005 0.771 0.282 P值 -2.834 -0.290 -1.075 Z值 0.624 -0.490 5% 39.84 37.02 进展 0.001 -3.621 -14% 29.25 36.45 未进展 P值 Z值 变化率 疗后 疗前 平均长径(中位数,mm) 组别 0.004 0.528 0.260 P值 -2.902 -0.632 -1.127 Z值 0.039 -2.062 10% 69.90 58.90 进展 0.018 -2.370 -12% 60.00 69.00 未进展 P值 Z值 变化率 疗后 疗前 平均强化CT值(中位数,HU) 组别 表2 CT计量指标在不同疗效组间比较 长径缩小54%, CT值降低44%:好转 长径增大46%, CT值增大39%:进展 PRE POST 3 month PRE POST 4 month 长径缩小3%,CT值降低36% 长径增大27%,CT值降低41% PRE POST 3 month PRE 长径增大237% CT值降低54% POST 3 month POST 6 month 长径变化率:AUC= 0.790,取长径退缩7.43%为截割点,预测两年无进展特异性81.8%,敏感性76.9% 强化CT值变化率: AUC= 0.797 ,取CT值降低5.04%为截割点,预测两年无进展特异性72.7%,敏感性76.9% 识别小的“囊中结节” PRE POST 4 month POST 8 month 进展征象识别:假阴性与假阳性 06-2-28 术后一年复查,局部可疑淡片灶 06-9-13 半年后复查,出现局部结节 07-4-24 复查,病变明显进展 发现可疑复发征象, 应短期内复查 肝内新发囊性灶: 仔细甄别, 必要时密切随访! 04-5-25 08-07-01 04-9-29 Br J Radiol, 2006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