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贵州的棉纺织手工业.doc
清代贵州的棉纺织手工业
摘要:贵州棉纺织业大力发展的时期是在清代。清代贵州手工业生产中棉纺织业已经与农业分离出现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引起当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农家纺织成为收入的基本来源。本文对当时贵州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文章认为清代贵州的棉纺织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形态。
关键词:清代;贵州;棉纺织业;手工业
棉纺织技术自宋末元初传入中国,发展快速,明代开始向全国推广,其中松江、太仓的棉纺织业最为发达,“以织布富甲他郡”,山所产棉布“衣被天下”。①清前期,江苏、浙江仍是最主要的棉纺织区,同时,棉纺织业向北方推进,北方也发展起几个新的棉纺织集中区。入清以后,清政府提倡兴“纺织之利”,在一些棉纺织业不太发达的地区,地方官府还亲自倡率,出资雇募工匠,向当地农民传授纺织技术,这些都大大的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分布不平衡。特别是到了清代,封建社会已进入晚期,显赫了数千年的官场手工业终于走向衰落,民间手工业,特别是农民家庭手工业则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至清代初期,政府中一部分杰出的官吏因地制宜,从贵州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制定并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使得棉纺织业与农业分离,使偏远落后的贵州农村手工业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湖北荆州府的沙市及其附近种植棉花的土地较多,当地百姓多靠种植棉花和纺织为生。可见沙市算是中国西部一个较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在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在西南四川,贵州等地棉纺织业还没有兴起,故西南城乡居民的衣服大部分是从沙市运送贩卖过来的棉布所做。据史料记载,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前后,仅仅沙市布匹贵州每年需要购进的就有千亿万匹。随后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因政府对棉纺织业的不断鼓励与倡导,贵州的棉纺织业才渐渐的兴起并发展。②
贵州棉纺织业大力发展的时期是在清代。清代贵州手工业生产中棉纺织业已经与农业分离出现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引起当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农家纺织成为收入的基本来源。随着地区开发、航路开辟,使得贵州等地交通得到较大的改善。贵州产棉不多,棉花主要从湖南、四川输入。其棉纺织业集中在遵义、安顺两府。遵义县东北乡是当地出产棉布最多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居民“多以织布为业”,所织有大土布、小布、觜布、扣布等种类。③而黔南独山州“女工纺织,自六七岁学纺纱,稍长即能织布,染五色,砧杵声辄至半夜,以布易棉花,辗转生息”。④安顺府作为当时贵州棉纺织业的主要产区,各县都生产棉布,因花色、品种繁多,在棉纺织业得到较好的称道。清代是贵州的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贵州安顺一带纺织业得到大力发展,很多诗文都有所记载;据史料记载,可大致得知纺织开始的煮丝织茧之法:
煮茧取丝
千头万绪乱纷纷,抽得丝头便不棼。天滚纺车流水似,日斜犹有茧香闻。
导?
两车旋转快如风,无数冰丝上导?。从此七襄成织锦,东人杼轴不曾空。
套茧
茧缫丝处处忙,都云贩茧可为裳。从兹指上添生活,赚得丝丝入锦筐。
络丝
轻风轧轧度窗纱,万缕柔丝上络车。最爱一枝斑管转,有人看到夕阳斜。
攒丝
一丝攒合两三丝,绸织双丝此恰宜。一架手车容易转,最难学是上?时。
络纬
四壁风清络纬鸣,闺中懒妇不须惊。任渠起坐兼行故,一一都能信手成。
牵丝
手握柔丝百道缠,往来牵挂贵无愆。此中妙巧谁能悟?交手三?有秘传。
扣丝
千丝万绪乱纷陈,梳剔如何得尽匀?看到丝丝齐入扣,方知妙手有经纶。
刷丝
八尺经丝绾辘轳,一番梳刷有工夫。更怜匹练光如许,犹问经丝错也无。
再扣丝系综
再将竹扣手中披,扣毕还须综系丝。综马综签珍重捆,莫教两综有差池。
上机度梭成绸
上农夫食九人多,衣被全家利过他。寄语深闺诸少妇,日长无事莫停梭。⑤
由以上安顺地区煮丝织茧之法可以看出,当时棉纺织业的主要经营方式仍停留在个体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阶段,即纺织机等生产工具用料粗劣,结构简陋。清代贵州等地生产工具发生了一定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着生产技术的改进,为贵州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到了清朝末期又随着分工细化,生产者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到,加大了生产者收入,也一定的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贵州桐梓县,“道光初年,邑织双丝,名曰桐绸,贩至汉口、苏州,立同兴号,每年不下十万匹。其间河南、四川运茧种来货绸而去,通计岁有数十万金”。⑥
康熙时期仅思南府就到处种植棉花,城乡居民大都以纺纱织布为业。随着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到乾隆时期,基本半个贵州省都生产棉布,主要集中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