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粪便:可用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0分钟。 2、食、饮具:煮沸或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3、生活用具、玩具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4、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6、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二十三、托幼机构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消毒工作? 在本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应加强教室及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加强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立即对患儿所在的班级所有的物品进行彻底的终末性消毒。 1、食、饮具: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2、小毛巾: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3、生活用具、玩具、桌椅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4、书籍:阳光下暴晒。 5、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6、便器:0.2%过氧乙酸或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作用时间30分钟,需完全浸没便器。于使用前,使用清水冲净残留消毒剂(坐便器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 二十四、医疗机构如何做好手足口病的消毒工作?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 2、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对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或发热出疹患儿的专门候诊区、诊室(台)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根据就诊儿童情况可由原来每日两次增加至每2小时一次。对于连续诊治儿童的医院,应有备用诊室进行轮流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可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拖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3、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由于75%的酒精不能将肠道病毒灭活,因此不能选用单剂酒精作为手的消毒剂,而应选用复配手消毒剂。 4、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床上用品及窗帘等应用大于70℃的水温进行洗涤消毒;床垫及床须用床单元消毒机等进行消毒;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按其它肠道传染病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手足口病时产生的垃圾应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 二十五、如何防止医护人员感染手足口病? 在对患病儿童进行诊断、治疗、检验及调查处置过程中采取标准的预防措施加手卫生能有效的预防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医务人员的预防措施包括:在接触手足口病病儿污染物时必须带手套;在一些特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离心后打开离心机),衣服或面部可能受到污染时应当穿戴隔离(防护)服、口罩、面罩或防护镜;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正确处理锐器和感染性医疗器具等;对怀疑是手足口病的,给病儿提供口罩或让他们用纸巾捂住口鼻,并与其他病儿间距1米以上,接触分泌物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 谢 谢 2013年9月18日 手足口病预防常识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的病原有哪些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l6型最为常见。 三、什么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中的一种,简称为EV71,人感染了该病毒后能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其中手足口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四、肠道病毒(含EV71)外界抵抗力和理化特性如何? 该类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该类病毒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