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声音刺激、听力和听阈 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16~20000Hz) 。 ※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 ●人耳的适宜刺激: ※听域:听阈曲线与最大可听阈曲线之间的面积。 听阈曲线 最大可听阈曲线 ※听阈:某一声频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声强的表示:贝尔(bel)=log E ←为实测听阈值 E0 ←为标准听阈值 临床上常用分贝(dB)表示听觉敏感度丧失程度: 1 bel=10 dB,若听力↓10dB=听阈↑10倍 若听力↓30dB=听阈↑1000倍 二、声音的传递 1.外耳的功能 (2)外耳道: ①传音的通路; ②增加声强:与4倍于外耳道长的声波长(正常语言交流的波长)发生共振,从而增加声强。 (1)耳廓: ①利于集音; ②判断声源:依据声波到达两耳的强弱和时间差判断声源。 结构特点: 是一个具有一定紧张度、动作灵敏、斗笠状的半透明膜,面积约50~90mm2,对声波的频率响应较好,失真度较小。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锤骨 砧骨 半规管 2.中耳的功能 ⑴鼓膜: 功能作用: 能如实地把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2).听小骨: 结构特点: 由锤骨-砧骨-镫骨依次连接成呈弯曲杠杆状的听骨链。 功能作用: 增强振压(1.3倍),减小振幅(约1/4),防止卵圆窗膜因振幅过大造成损伤。 外耳道 鼓膜 镫骨 锤骨 砧骨 半规管 长臂长度∶短臂长度 =1.3∶1 (3).鼓膜-听骨链-卵圆窗: 功能:构成传音的有效途径,具有中耳传音增压效应。 机制: ②经听骨链的传递使声压增强1.3倍; ①∵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卵圆窗面积之比为: ∴鼓膜的传递将使声压增强17倍; 55mm2∶3.2mm2=17∶1 上述两方面的作用,共增压效应为17×1.3≈22倍。 (4).咽鼓管: 结构特点: 是鼓室与咽腔相通的管道,其鼻咽部的开口通常呈闭合状态,当吞咽、打呵欠或喷嚏时则开放。 功能作用: ①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维持鼓膜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 ②咽鼓管粘膜上的纤毛运动可排泄中耳内的分泌物。 声波振动→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耳蜗的内淋巴液→螺旋器→声-电转换)→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听觉。 ●听觉的产生过程 五、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 (一)、内耳耳蜗的结构与功能 内耳耳蜗形似蜗牛壳,其骨性管道约2 转,蜗管腔被前庭膜和基底膜分隔为三个腔:前庭阶、蜗管和鼓阶。 3 4 螺旋器: 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等构成。 每个毛细胞的顶部都有数百条排列整齐的听毛,有些较长的听毛埋置于盖膜中。螺旋器浸浴在内淋巴中。 听毛 毛细胞 听神经 (二)耳蜗对频率的分析机制 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功能 1.对音强(响度)的辩别: ⑴主要取决于基底膜的振幅大小(音频不变): ⑵与毛细胞的敏感性和背景声音有关: ①背景声音:环境中的一般噪音→基底膜处于轻微的振动→毛细胞接受新的声音刺激时敏感性↓。 ②毛细胞的敏感性:听神经中的传出纤维也可控制毛细胞的兴奋性,所以当人集中注意力听时,往往可以听到较微弱的声音。 2.对音频(音调)的辩别: 主要依靠基底膜的振动部位:既蜗底感受高低音调;蜗顶感受低音调。 对音调的辩别服从于所谓“部位”原则。目前常用行波学说来解释这种“部位”原则。 行波学说模式图 蜗底感受高低音调 蜗顶感受低音调 3.行波学说: 当声音振动→中耳听骨链振动→卵圆窗振动→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上下振动:以行波方式从蜗底向蜗顶传播,同时振幅也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以后则很快衰减。 基底膜的最大振幅区为兴奋区,该部位的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从而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 高频声波 低频声波 4.耳蜗对音调的初步分析是:蜗底感受高音调,蜗顶感受低音调。 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对不同性质耳聋原因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理论。如蜗底部损坏时,高音调的感受发生障碍;而蜗顶部损坏则低音调的感受消失。 不同频率的声波行波传播在基底膜上的最大振幅部位图 HZ (三)基底膜和毛细胞的作用 声 波 外耳道 鼓 膜 听骨链 卵圆窗 前庭阶外淋巴 基底膜 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 激活毛细胞底部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 螺旋器上下振动 毛细胞的听毛弯曲 内淋巴中K+顺电-化学梯度扩散入毛细胞内 C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八版课件(参考).ppt
- 人体解剖组织学第十章 感觉器官(参考).ppt
- 人因工程学第4章 照明环境(参考).ppt
-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参考).ppt
- 社区护理第二章 第三节 社区环境与健康(参考).ppt
- 七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gsjjc 00718cjjjf gjjjc.pdf
- 到演讲介绍可用lorem ipsum段落有很多变化素材sattims.pdf
- 课件案例讲稿m0 xx markscheme psychology hlsl paper 2.pdf
- ln1空闲解决方案1handouts imsols 1anthouts.pdf
- 分析一章论六cjjjf.pdf
- 回顾当初为了谋生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语文试卷讲评.pdf
- 综合学习azinci looked everywhere到处看.pdf
- 说明综合vbbbbbbb bbbbbbbbbbb谱子clocks-rock 4.pdf
- 内容案例下午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 paper.pdf
- 广播新闻告说2014uks增长率为2 economics济学.pdf
- ashrae美国采暖与制冷工程协会.pdf
- 参考惊人大脑zing brain lpZ1.pdf
- 文案gwd24可用于模考.pdf
- 流量分配问题在平行流动热交换器pega ashrae.pdf
- 工厂块-转换映射参考团队rad hqfactory blocks v阻止OSCV0.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