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心文史》一书出版前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心文史》一书出版前后.doc

《铁心文史》一书出版前后   《铁心文史》创刊一周年了,尽管她很年轻,但是她很健康,也很茁壮,我们坚信她和铁心桥一样有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手捧《文史》一书,一起回顾她诞生的前后历程。   近年来,铁心与时俱进,迈开了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步伐,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原先星罗棋布的村落、山庄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替代,高铁穿境而过,秦淮新河碧波荡漾,世代依山而居傍水而住的村民陆续迁进新式住宅小区。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有了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享受和文化消费已日益成为铁心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铁心桥街道领导提出了“打造铁心文化,提高文化品位”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念。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街道创办《铁心文史》的目的,一是充分挖掘、记录铁心正在发生、逝去或者即将逝去的历史,做好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二是不断收集、整理铁心民间文化,抢救地方特色文化,将民风民俗、乡土人情留存下来,奠定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三是丰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借助本刊的发行、引导居民热爱读史,普及铁心文化知识,增强居民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四是为关注铁心、研究铁心历史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以便广集人才。   在街道、科室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文化站同志的具体运作下,《铁心文史》工作于2012年4月初启动。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工委房传安书记为编委主任、街道徐立主任为副主编的编写工作委员会,明确街道夏玉祥副主任为主编,社会事务科张振武科长和街道教育中心主任、文化站站长池志勇为副主编,下设《铁心文史》编辑室,聘请了三位退休教师胡俊祥、戴榉、李尚行为编辑,主持日常工作。编辑室有专门的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了电话、传真机、电脑、复印机等办公用品。此外,街道还成立了由来自各科室、部门、各社区的人员组成的《铁心文史》编写协调小组,全力协助编写人员对文史材料的采集工作。街道每年预拨款30万,以支持文史工作的正常运转。   《铁心文史》编辑室编撰工作在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推动下,于2012年5月拉开了序幕。   万事开头难!《铁心文史》编辑室建立之初,可谓白手起家。编辑室组织编写人员学习了《编写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栏目名称,广泛收集材料,精心整理材料,仔细阅读材料,严肃核对材料,多次走访西善桥街道等兄弟文办,吸取他们办刊的成熟经验,约请有关人员上门传经送宝。   工作室工作以调查研究为主,编辑人员广泛进行走访,跑市博物馆,去档案馆、图书馆搜集与铁心地区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前后借阅了70多本具有利用与参考价值的各类图书,诸如《铁心地方志》、《雨花文史》《雨花区志》《金陵佛事大观》《南京市雨花台区文物志》《南京建志》《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名录》《雨花年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并召开了铁心桥街道各社区相关人员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有指向性地印发了50个栏目内容,供编写、选材参考。   不仅如此,编辑室人员还走访了许多知情人,核对已调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核准史实史料,以此编辑辑出了“文摘目录”及相关文章,打印装订近60本,计有100多条有价值的历史文章素材,编写了“目录索引”,方便查阅。   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街道领导指示九月份要出《铁心文史》第一期,并给出了具体的出版方案:暂定为季刊,每期以16~17篇文章为宜、25000字左右。编辑人员依据街道领导的要求,经过大约半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创刊号(《铁心文史》第一期)雏形已成。当编辑室把第一期样本送交审阅时,街道领导十分重视与关注。街道工委书记房传安亲自为其撰写了创刊词,街道办事处主任徐立亲自过目,就连每篇文章的作者与最后的署名、甚至个别地方的标点,都给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还不断的与编辑人员研究商讨期刊上的栏目分类与文章归属等细小问题。街道具体分管领导对第一期《铁心文史》的出版更是百般重视与呵护,反复查阅与退回编辑室,不断进行修改与指正。   编辑人员一边等待领导的审阅,一边冒着酷暑四处奔走,实地选景、选物、选人拍摄照片,不断完善版面设计,多次校对文稿,完善电子稿,待编委会审定后交印刷厂印刷。   2012年的金秋九月,街道隆重举办了《铁心文史》创刊首发式,印发了“《铁心文史》创刊了”和“致社区分管领导的一封信”,随同刊物一起送到各个社区。   为了把后期的《铁心文史》办得更加完美,创刊号出版后,社会事务科和文化站召集了由各社区代表和通讯员、《铁心文史》工作室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举办了一期通讯员学习班,以崭新的思路办好《铁心文史》。   面对铁心人民的热切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