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素材积累讲诉.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简介 身世 春秋时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他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因宋国内乱而逃到鲁国,父亲名叫叔梁纥,做过鲁国的下级武官,是位著名的武士,曾打过仗。《史记》说“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泊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孔子的母亲相传叫颜徵在,和纥的年龄相差较大,可能他们的结婚手续不合乎当时的礼节,因此受到社会的奚落。 正妻连生九女,—妾生子叫孟皮,却又是个跛子。年近七十的叔梁纥大概非常绝望了。但他还要作最后的努力,于是便向颜氏求婚,颜氏少女颜征“从父命”而嫁给了古稀之年的叔梁纥。所以,司马迁说这是“野合”,“野”与“礼”相对,夫妻双方年龄差别太大,不合周礼,所以这婚姻不是“礼合”,而是“野合”。 孔子3岁丧父 17岁丧母 家境贫寒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他做过委吏 乘田,这种贫贱的生活对孔子的思想有着很深的影响。 孔子19岁,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时,生了儿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来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0-20岁青少年时期 背景:正当 纷争之春 多事之秋 王纲失常 礼坏乐崩 理想:孔子怀着“礼乐仁和”的梦想 想要“克己复礼”恢复纲常 推行仁义 治国平天下。 创办私学 孔子而立之年 创办私学 以“仁”的思想为核心 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 进行全面的教育。 他坚持“不愤不启”、“有教无类”的宗旨,诲人不倦,他有门徒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贤人。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形成了一个影响华夏千秋的儒家学派。 51-54岁人生仕途辉煌期 孔子得到了鲁君的信任,他大展宏图的机会到了,他仕途顺利,从一介布衣官升至大司寇。在齐鲁两国会盟的“夹谷大会”上,孔子文武礼法并重,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回了三处城池,捍卫了尊严 大扬了国威。后成为代理国相。他大展才华以礼乐治理国政,成绩斐然,国力强盛。 孔子对控制鲁国的“三桓”势力,采取了消弱的措施:堕三都,从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愤和排斥。孔子的政绩也引起了齐国的嫉妒和担忧,内外分裂离间,再加鲁国国君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就疏远了孔子。孔子报国无门,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寻求实现理想抱负的出路。 55-68岁14年周游列国 颠沛流离 在这漫长坎坷的游说之路上,虽然诸侯国无一纳其言,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孔子仍然矢志不渝 坚持不懈。无论是在匡山身陷重围,还是在陈地断粮五日,孔子依然弦歌授徒,乐观积极,笑对万物。他亲自驾着时代的马车,永远是那样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在颠簸的路途上,孔子在不断的追寻。他是在寻找过去的影子,寻找昔日的文明昌盛。面对这一伟大帝国的文化废墟,孔子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但挽狂澜于既倒,或知其不可而为之,却也渗透了一种令人钦敬的悲剧精神。 当他奔波倦极归来,偶然从平静的流水中惊见斑驳的两鬓,“甚矣,吾衰矣” 他顿时心凉如水。这衰弱的老人,他的多少雄心都失败了,多少理想都破灭了。壮志不酬,眺望茫茫无语的宇宙,他心事浩茫。人世渺小,天道无情,青山依旧,哲人其萎。于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叹息便如一丝凉风,吹彻古今:“逝者如斯夫!”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8-73岁 落叶归根 整理典籍 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 政事相询 终未重用 教授门徒 整理古代典籍文献 《春秋》《诗经》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文化的传承。 68岁 妻子去世 69岁孔鲤去世 后来 最喜爱的弟子 颜回去世 子路身亡 对孔子的打击很大 73岁 孔子与世长辞 圣人洒泪而尽了。带着他的雄心去了。如蜡烛最后一次耀眼的一跳,熄灭了。天地之间,一片黑暗。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儒学精华照五洲 先师功德垂青史 ? 素材运用 ?? 话题1: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