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精选]
第七章 元代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一节 南戏的兴起和发展一、南戏的发展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用南方方言和流行的地方曲调演唱的南方剧种。因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永嘉一带,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戏曲。南戏上承宋院本,下开明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一环。 ★南戏产生的年代 : 祝允明《猥谈》中:北宋“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 。 徐渭作的《南词叙录》则说始于南宋光宗朝(1190-1194)。 刘埙《水云村稿》所述,南宋咸淳(1265-1275)年间,所谓“永嘉戏曲”在江西南丰一带也已经很流行。 ★最早的南戏剧目是《赵贞女蔡二郎》、《王魁》。 ★《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 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南戏与杂剧的区别 ★南戏与杂剧在题材上的异同: 明显区别,总的来说,南戏的民间色彩更浓,而文人化的气息较淡。 相同之处 :有关婚姻、爱情的剧作和揭露社会黑暗的公案剧,在杂剧和南戏中都是重要的题材 。 南戏与杂剧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在南戏中几乎没有借历史故事表现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历史意识而抒情性很强的作品 。 二是要求维护稳定的家庭关系的伦理剧虽为杂剧、南戏所共有,但在南戏中更为集中和强烈。 ★南戏在体制上的特点: (一)结构形式: ? 剧本开头通常有?“副末开场”,场次结构称为“出”,一部戏一般有四五十出组成。 附:北杂剧“四折一楔子” (二)音乐形式:? 它是用“宋人词调”和“里巷歌谣”相结合的“南北合套”的曲调来演唱,比较轻柔婉转,不象北曲高亢;伴奏以管乐、?鼓板为主?。 演唱形式多样,?比杂剧更加灵活?;多用南曲,也杂用北曲,称“南北合套”。不同地区出现不同声腔,如弋阳腔、馀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 (三)角色体制: 以生?、旦?为主,还有净、末、丑、外、贴。上场任何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合唱。 附:杂剧分为旦、末、净、杂。 明代传奇戏曲 大体上沿用了 南戏的戏曲体制。 南戏代表作品: “四大南戏:“荆刘拜杀”,亦称四大传奇 高明《琵琶记》 第二节 高明的《琵琶记》 一、高明的生平和创作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 创作南戏《琵琶记》《闵子骞单衣记》(今佚 ) 散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余篇。 《琵琶记》成为南戏创作的范本,获得“曲祖”(魏良辅《曲律》)、“南曲之宗”(黄图珌 《看山阁集闲笔》)的称誉,对后世的戏剧创作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还被译为法文、日文,传播国外。 二、《琵琶记》故事的流传与情节? ◆有关蔡中郎的故事,在南宋时就已经被说唱艺人广泛演唱。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据徐渭《南词叙录》载,《赵贞女蔡二郎》在南宋就是一个很流行的地方剧目。 ◆蔡伯喈故事在南宋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蔡伯喈已被描述成反面人物。 蔡邕:(133-192年), 字伯喈,陈留圉人,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 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后汉书·蔡邕传》:“季长戚氏,才通情侈。苑囿典文,流悦音伎。邕实慕静,心精辞绮。斥言金商,南徂北徒,籍梁怀董,名浇身毁。” 马日磾:“伯喈旷世逸才。”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后汉书·蔡邕传》 三、《琵琶记》创作意旨及思想价值? 1、高明写作《琵琶记》的意图十分明确,强调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吸取“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育。 2、剧中开场宣称: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表明他有意识地利用戏剧作为道德教化的工具。核心内涵意在维护家庭稳定。 3、在宣扬封建礼教的同时,他对生活对人物又作了不少真实的描绘,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真实。由此,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 《琵琶记》“副末开场”交代: 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琵琶记》故事创新 蔡伯喈“背亲弃妇” →“有情有义”; 蔡伯喈“不忠不孝” →“全忠全孝”; 结局:“马踹赵五娘”“雷震蔡伯喈”的悲剧→“夫妻重聚”“旌表满门”的喜剧。 四、《琵琶记》独特的艺术成就? 1、《琵琶记》在艺术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整个剧情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是蔡伯喈上京求取功名,一条是赵五娘在灾荒中艰难挣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PPT课件[精选].ppt
-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精选].ppt
- 第一课:孟五笔字根[精选].ppt
- 第一课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上课)[精选].ppt
- 第一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精选].ppt
-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精选].ppt
- 第一部分 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精选].doc
-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精选].doc
- 第一部分 软件工程与过程[精选].ppt
- 第一部分采购的基础知识1-定义分类职能等[精选].ppt
- 小学语文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中的人工智能筛选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推广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中的金融科技应用与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艺术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质量检测(摸底考试)含答案(9科试卷).pdf
- 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社区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慧校园智能学习环境构建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治疗慢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城市公园历史遗迹保护与历史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人才培养均衡发展视域下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