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中国史学的成长[精选]
第三章 中国史学的成长——秦汉史学第一节 秦汉史学概述 一、秦汉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秦始皇本纪》) “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 二、班固断代为史 “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后汉书·列女传》) 第四节 《东观汉记》和《汉纪》 一、《东观汉记》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序,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杨雄曰撰,刘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史通·论赞》)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圣之至要也。乾乾夕惕,寅畏皇天,帝王之上行也。明德慎罚,汤、文所务也。密静天下,容于小大,高宗之极致也。肃宗兼兹四德,以继祖考。臣下百僚,力诵圣德,纪述明诏,不能辨章,岂能空言增广,以累日月之光”。(《东观汉记校注》卷一0) 第五节 史学的多方面成就 一、 1、《吕氏春秋》和《淮南鸿烈》(《淮南子》)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汉书·艺文志》) “多以叙事为宗,举而论之,抑亦史之杂也。”(《史通·杂述》)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史记·吕不韦列传》) “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汉书·淮南王安传》) 成帝建始三年十月丁未,京师相惊,言大水至。渭水虒上小女陈持弓年九岁,走入横城门,入未央宫尚方掖门,殿门门卫护者莫见,至句盾禁中而觉得。民以水相惊者,阴气盛也。小女而入宫殿中者,下人将因女宠而居有宫室之象也。名曰持弓,有似周家檿弧之祥。《易》曰:“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是时,帝母王太后弟凤始为上将,秉国政,天知其后将威天下而入宫室,故象先见也。其后,王氏兄弟父子五侯秉权,至莽卒篡天下,盖陈氏之后云。(《汉书·五行志》) 文帝后七年九月,有星孛于西方,其本直尾、箕,末指虚、危,长丈余,及天汉,十六日不见。刘向以为尾宋地,今楚彭城也。箕为燕,又为吴、楚、齐。宿在汉中,负海之国水泽地也。是时景帝新立,信用晁错,将诛正诸侯王,其象先见。后三年,吴、楚、四齐与赵七国举兵反,皆诛灭云。(《汉书·五行志》) “背公死党”, “守职奉上之义”(《汉书·游侠传》) “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为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踰贵”,且以生产活动归于圣王之教,要求老白姓要“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汉书·货殖列传》) 2、史学界关于班固思想观点的争鸣 “一部堪称实录的《汉书》,一部‘疾虚妄’的《论衡》,并峙为东汉前期的两座文化高峰,其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杨东济《论班固主进化,重时命,反神学的进步思想》) 三、《汉书》的博洽 1、 “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 “若(班)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后汉书·班彪传》后论) “大刑用甲兵”,“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者也。” “外有轻罪之名,内实杀人” ,“禁网浸密” “谚日:‘鬻棺者欲岁之疫。’非憎人欲杀之,利在育人四野。今治狱吏欲陷害人,亦犹此矣。” (《汉书·刑法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