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与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张晓霞 内容摘要: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教给学生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解决问题 情境 鼓励 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目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呢?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我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容易引发人们的热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于熟悉的情境,他们的知识活动便能自觉顺利地发展。所以,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从而激发起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热情。 如在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我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已爸爸和妈妈的休息情况,在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地各自介绍了自家的情况之后,我选择了其中一位同学的情况提出了问题:李嘉琪的爸爸每上3天休息一天,妈妈每上2天休息一天,如果同一天开始上班,那他的爸爸妈妈最少经过多长时间能在同一天休息?对这个身边的数学问题,同学们显得特别有兴趣,每个人都在认真思考,过了没几分钟,大部分学生就都有了自已的答案,争先恐后要汇报自已解决问题的办法。 又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计划在今年暑假把全校40个教室重新粉刷一下,请同学们帮校长算一下: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5千克,那么至少要准备多少千克的涂料才够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就引发了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和活跃的思维。他们通过动手测量计算,与小组内同学的探讨交流,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性。 这些生动的生活情境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供了帮助,也让他们体验到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探索,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 在学习数学中,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可能要几经波折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小学生只有对解决数学新问题充满自信,才能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不断克服探究的障碍,取得最后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视学生为朋友,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对于大胆质疑,敢于表达心中想法的学生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只要动脑思考了,就要肯定,哪怕在解决问题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正确的,也要恰如其分的肯定,让他们尝试成功。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增强自信,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在对“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把3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粘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我先让学生计算,然后汇报计算方法。一位同学列出了(3×1+3×1+1×1)×2=14(平方分米)的算式,同学们都表示认可。而另一位同学列出了1×1×6×3-1×1×2=16(平方分米)的算式,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否定。这时,我抓住机会进行引导:“我相信这位同学这样列式,一定有他的想法,我们请他说一说他的解题思路好吗?”这位学生解释说他是用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去重合部分2个面的面积,算出的长方体表面积。听完他的话之后,我马上表扬了他思路新颖、方法简便,同学们对他的解题思路重新表示了肯定。之后,大家一起帮他找出了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合部分不是2个面而应是4个面,所以列式应为:1×1×6×3-1×1×4=14(平方分米),在这个解题思路的启发下,同学们又找到了好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得到了鼓励,增强了他解决问题的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创新意识。 三、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会动手操作。 操作促进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既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