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魅力越秀 越秀山的来历 越秀山 位于广州市北侧。明代初年山顶建有观音阁,故又称观音项设施,修建古建筑,成为面积将近100万方米的越秀山公园。公园内大部分为丘陵,园中有三个人工湖、南秀湖和东秀湖。 以有越王台故址得名。东晋时即为道教名山,建有道观三元宫。宫内有求龙仙井,传说即晋时鲍姑井。鲍姑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名道葛洪之妻,善针灸,为世人称道,此井即为纪念她而得名。宋以后,道教益盛,宫址扩大,并在山腰另建道观,今越秀楼即为故址。明永乐年间都指挥使花英在山顶建观音阁,此山又称“观音山”。西边有一山岗,名曰“五羊山”。因岗顶矗立一座 11 米的五羊石像而得名。传说周夷王时,有五个仙人,骑着五只口衔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好人,并祝好人永无饥荒,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而创作的,并被视为广州市徽。 公园内的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五羊山、镇海楼等。 五羊山在公园西部的山岗上。岗顶矗立着一座高达11米的五羊石像。传说古时周代有5个仙人各骑口衔六枝谷穗的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把谷穗赠给邑人,并祝人们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五羊石像就是艺术家们根据这个神话而创作的。这就是为什么广州用“羊城”和“穗”为代称和简称的由来。五羊像用花岗石雕制,造型含蓄而富有诗意,被人们视为广州的标志。 镇海楼在越秀山的山顶,俗称“五层楼”。建于明朝初年,迄今有600多年历史。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边陲,地方官员为了加强守备,取“雄镇海疆”之意,在山顶建成镇海楼。镇海楼高28米,宽约30米,分5层。楼顶及各层挑檐均为琉璃瓦盖,下面两层的围墙用红石砌建。登楼眺望,广州景物历历在目。镇海楼历经多次修葺,1928年重修时,将木结构的楼板、柱、改为钢筋凝土。镇海楼两旁有长约170米的明古城墙。现在此设立了广州博物馆。 中山纪念碑在越秀山顶,又称纪念塔。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由南京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设计。1929年动工,当年完成。碑身用耐风化的花岗石砌筑,高37米,外呈方形。碑塔内有梯回旋而上。碑的正面以巨块花岗石铭刻孙中山遗嘱的全文。 广州的历史人物 苏卧农(1901—1975),原名苏文,广州白云区石井镇鸦岗古料村人,居住芳村花地。自幼跟随父亲种果裁花,长大后也以种果裁花为生。种果栽花之余,爱好绘画,对花鸟的描绘特别真切传神。??????????1915年水灾,花地的土地大都被浸毁,苏卧农因生活困难而辍学,便以画相为生。当时花地的黄大仙庙已改建为孤儿院,每年春节举行游园文艺会,将各方面捐来的物品义卖,艺人义演,苏卧农也送上作品参加义展,他的国画《墨水龙》吸引不少游客。??????????1926年,高剑父在佛山开办美术专科学校,苏卧农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并得到高剑父的器重。1928年,佛山美专停办后,高剑父把他带回广州春睡画院继续学习,并免费供给食宿,后来,还资助他去日本留学。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他和方人定、黎雄才等在日本举办“十人画展”,他的作品,受到日本社会人士的好评。他在艺术上一向孜孜以求,从不懈怠,有时对绘画艺术专注到被世人视为“痴”的程度。他的一生,如同种果栽花一样,从没离开过绘画艺术。他从日本回来以后,在广州金陵中学、广州市美术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他拿起画笔,大力创作抗日宣传画。广州沦陷后,他到了澳门,并在澳门举行个人画展,相继在香港的远东、九仁、兴华、岭海等中学任国画教员。解放后回到广州市立艺专、中南美术学院任教。60年代在广州文史夜学院、广州国画院和美协广东分会任职任教。?????几十年来,他不仅造就了一批美术人才,还创作了不少举世瞩目的名作,例如1936年,他创作的《游鱼》、《红豆白鸽》,参加比利时万国博览会,荣获金牌奖。1934年,《游鱼》参加中国绘画赴欧展出,先后在德国普鲁士美术院、日内瓦瑞典大厦展览获得好评。他以和平鸽为题材创作的《和平环宇图》,送全国第一次美术展览,以其主题重大,意象新颖,构图宏伟壮阔,寓意深远而获奖。现有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苏卧农画集》传世。????? ????苏卧农无论在艺术创作上或教学上都卓有成就,但他沉默寡言,不事交游,淡于名利,不以“家”自称,不攀附名流,不奉承权势,更不会自我炫耀或拉拢别人来为自己的捧场和吹嘘。他的作品绝少送给别人,更少公开卖画。抗战胜利后,他生活贫苦,与妻儿一同躬耕果园,当时广州市长欧阳驹想推荐他任一官半职,他却婉言谢绝。他颇好饮酒,性格诙谐,有人问他自号卧农之意,他说:“余不过是花地一懒惰之农夫而已,卧农取其懒惰不勤于农事之谓也”。其实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率领儿子亲力亲为,一有闲暇便挥毫作画,在艺术上他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成为岭南画派中的重要成员。? 广州地区文化——刺绣 刺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