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球物理測井与井中物探.doc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物理測井与井中物探

目 录 附1 测井地质分析 1 第一节 水淹层测井解释 1 第二节 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 5 第三节 烃源岩测井评价 9 第四节 流动单元测井解释 13 第五节 储层油气产能的预测模型和方法 17 第六节 凝析油气测井评价 21 第七节 异常地层压力分析 25 第八节 测井资料分析沉积环境 27 附2 生产测井 39 第一节 流体流动 39 第二节 油气水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 39 第三节 生产测井应用 40 第四节 生产测井方法原理 41 附3 煤田测井 55 第一节 煤田测井的基本知识 55 第二节 煤层的测井响应 57 第三节 煤层气测井 66 第四节 含煤岩系中其它有益矿产分析 77 附4 其他测井方法 81 第一节 电极电位测井 81 第二节 电磁波传播测井 82 附5 井中瞬变电磁法的一次场 87 第一节 矩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 87 第二节 圆形载流线圈的空间磁场 89 第三节 磁偶极子产生的矢量磁位和磁感应强度 90 石油测井综合解释实验 92 一、解释实验目的 92 二、测井原始曲线认识 92 三、划分渗透层、并确定渗透层厚度 93 四、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93 五、确定泥质含量 94 六、确定孔隙度 94 七、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束缚水电阻率 95 八、确定地层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 95 九、确定泥浆电阻率和泥浆滤液电阻率 95 十、确定地层的含油性 96 十一、可动油分析 96 十二、提交实验报告 98 煤田测井综合解释实验 104 一、解释实验目的 104 二、测井原始曲线及测井响应 104 三、煤层识别和确定煤层厚度 104 四、煤质分析 105 五、煤层气的识别方法 106 六、煤阶的评价方法 107 七、煤层气含量计算 107 八、测井曲线附图 108 思考题 114 主要参考文献 121 附1 测井地质分析 水淹层测井解释 油田长期注水开发,注水层水淹状况十分复杂。不同的注水方式、注水性质和含水阶段使水淹层在测井信息的显示特征不尽相同,种类也很多。按驱动水矿化度将水淹层分为三类: (1)淡水水淹层,是指边内注水井并由淡水驱油形成的水淹层; (2)边水水淹层,是指靠边水或边外注水驱油形成的水淹层,多见于原始油水界面上移或原始油水关系被破坏; (3)污水水淹层,是指污水回注或淡水、污水混合形成的水淹层,此种驱动水矿化度非常复杂,由于注入水的性质不同导致了测井解释的难度。 一、水淹层物性变化 油层被注入水水淹后,内部物性发生一系列变化,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Sw增大,So降低,饱和度指数改变; (2)孔隙结构改变,孔隙度发生变化; (3)渗透率发生变化。强水洗后,渗透率可能明显增大;水淹也可能使粘土矿物膨胀,降低产层的渗透率; (4)注入水和原生水混合,引起Rw的变化; (5)岩石由偏亲油转为偏亲水; (6)产层内部油、气、水的分布和流动特点发生变化。 虽然水淹层内部物理特性的变化在测井响应中有所反映,但由于水淹状况复杂多变,使用一般测井解释方法识别水淹层具有很大困难。 二、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 1、电阻率下降识别法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逐渐与地层水混合,同时不断溶解地层中的盐分,形成不同于注入水和地层水的混合液。这种混合液进入地层后,驱替了导电性能很差的油,不仅油水含量相对变化,而且水的离子浓度也在变化,改变了原始的电性对应关系,在水驱过程中,随着水驱程度的提高,地层含水饱和度增高,从而使岩石孔隙体积中总含盐量也得以增多,地层导电性能增强,电阻率下降。 濮城和文中油田注入水矿化度70~80g/L,产出水矿化度110~160g/L。据63口调整井的356层水淹层的统计,有336层出现不同程度的电阻率下降,占94.4%,还有5.6%的层因水淹程度低,电阻率下降不明显。从统计数据上看,水淹之后电阻率下降这一特征十分普遍,是濮城和文中油田水淹层最主要的判断依据之一。 图附1-1中是RFT测得的XP3-44井的部分曲线,从图中看出水淹程度最高的层,电阻率下降最明显。第26层原始地层电阻率为1.5Ω.m,现下降为0.5Ω.m,表现为强水淹。 自然电位幅度受储层渗透性、地层电阻率影响。渗透率越大,自然电位幅度越大,地层电阻率减少。油层水淹后,渗透率变大,电阻率减少,因而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变大。 自然电位幅度受泥浆矿化度影响,单井之间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变化很难比较,同一口井相同物性的油层与水淹层相比较,自然电位幅度变化明显。 研究发现,文中油田一类储层大部分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增加。二类储层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变化不明显,三类储层水淹层自然电位幅度无变化(图附1-2)。 2、高阻水淹现象 存在淡水水淹特征。淡水水淹导致高阻现象的发生,表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