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酶交替降解殼聚糖及其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多酶交替降解壳聚糖及其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能溶于醋酸等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且无毒,可生物降解。壳聚糖分子中有胺基和羟基,容易进行化学改性和修饰,因此在医药、纺织、饲料、食品、化工、生物、农业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3]。但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化制得的壳聚糖分子量大,具有紧密的晶体结构,不溶于普通溶剂,只能在某些酸性介质中溶解,这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此外,分子量对壳聚糖性质也有很大影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性质差异很大,有时甚至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而壳聚糖的许多独特功能只有在分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来。降解壳聚糖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酶降解法。酶降解法通常优于其它方法,这是由于酶法降解可特异性地、选择性地切断壳聚糖的β-1,4糖苷键,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的分子量易于被控制,且条件温和。目前,国内研究多用单一酶或是用混合酶直接降解壳聚糖,用多酶交替降解却不多见。本试验用甘露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交替降解壳聚糖,再用凝胶渗透色谱直接测定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1 材料与试剂1.1 菌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FT04-18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FB04-25均由华中农业大学发酵工程研究室保藏。1.2 仪器752紫外光栅分光光度计(由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HH-4数显恒温水浴锅(由江苏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旋转蒸发仪(由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超声波破碎仪(由宁波海曙金达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乌氏粘度计(由成都科析仪器成套有限公司生产)。1.3 试剂粉状壳聚糖:脱乙酰≥90%,由国药集团生产。壳聚糖胶体溶液:在3 g壳聚糖中加入75 ml的1%醋酸溶液,85 ℃水浴中放置10 h至完全溶解,再用1%醋酸定溶至100 ml,4 ℃冷藏。葡聚糖分子量标样:Dextran T-10,Mw(分子量)=10 000;Dextran T-40,Mw=40 000;Dextran T-70,Mw=70 000;Dextran T-500,Mw=500 000。分子量标样均由Pharmacia公司提供。1.4 培养基产纤维素酶固体培养基:稻草60 g、麸皮40 g、KH2PO4 0.05 g、CaCl2 0.05 g、MgSO4 0.25 g、(NH4)2SO4 1.8 g、NaCl 0.1 g、V水:V物料=1:2.2、吐温-80 1%,pH值自然。产甘露聚糖酶一级种子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5 g/l、NaCl 5 g/l,加入2%魔芋精粉,灭菌,pH值7.4。产甘露聚糖酶二级种子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l、酵母提取物5 g/l、NaCl 5 g/l,加入8%诱导物(诱导物制备:在13%魔芋溶液中加入2%的甘露聚糖粗酶液,46 ℃水解1 h,用无水乙醇将其沉淀,干燥,pH值7.4)。刚果红-麦芽汁-CMC培养基:麦芽提取物30 ml、琼脂粉15 g、CMC-Na 5 g,用蒸馏水定容至1 L,121 ℃、30 min灭菌,趁热加入1 ml刚果红,pH值5.5。2 试验方法2.1 粘均分子量测定壳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有粘度法、蒸汽压渗透法、端基分析法和凝胶色谱法等。其中,粘度法是测定高聚分子量的一种常用方法[5](粘度法测定方法为:将0.1 mol/l CH3COONa+0.2 mol/l CH3COOH缓冲液用乌氏粘度计,于25 ℃时测定降解之前壳聚糖胶体的分子量,外推作图法计算粘均分子量M=106万Da)。2.2 纤维素酶的发酵通过用紫外线和Co60-γ射线对里氏木霉进行复合诱变,用CMC-刚果红作筛选培养基,筛选出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大的菌株,接种到产酶培养基中作进一步复筛,选育出纤维素酶酶活较高的菌株,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30 ℃恒温培养,每24 h测一次纤维素酶酶活。培养4 d时所测得的酶活为993.829 8 U/g,此时酶活最高。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方法参照NY/T912—2004。2.3 甘露聚糖酶的发酵将短小芽孢杆菌接入一级种子培养基,37 ℃、180 r/min条件下培养48 h,得到甘露聚糖酶的粗酶液。将短小芽孢杆菌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34 ℃、180 r/min条件下,每12 h测一次甘露聚糖酶酶活[6,7],48 h时所测定甘露聚糖酶活为456 U/ml,此时酶活最高。2.4 用不同酶制剂降解壳聚糖的比较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①在10 ml的3%胶体壳聚糖溶液中加入1 ml甘露聚糖酶水解48 h(Ⅰ);②在10 ml的3%胶体壳聚糖溶液中加入1 ml纤维素酶水解48 h(Ⅱ);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