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第二部分——中国佛教文化[精选]
第二讲第二篇章 主要内容 什么是佛教 佛教起源 佛教发展阶段 佛教的对外传播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现代意义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的宗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 佛教的起源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种族名,牟尼是一种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他本姓“乔答摩”,意为“ 最好的牛”。名“悉达多”,意为“达到了目的的人”。 佛教的起源 释迦摩尼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逝于公元前五世纪,享年八十岁左右,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他是当时古印度北部一个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 佛教的起源 据说,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骑着白象,在光明的照耀下,在鼓乐与鲜花的的簇拥中,自空中而降,进入她的寝宫。她因此而怀孕了。 佛教的起源 摩耶夫人在分娩前,遵照当时的风习,离开夫家到娘家去,走到蓝毗尼花园时生下了释迦牟尼。释尊诞生的这一天,汉传佛教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将其定为“浴佛节”。 佛教的起源 释尊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 。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时,有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释尊洗澡。 佛教的起源 释迦牟尼出生后,净饭王请阿私陀仙人为他占相,仙人预言道:“这位太子如果在家,将来可以做威震四方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了,可以成为引导众生觉悟的佛陀。”释迦牟尼出生后七天,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后由其姨母波阇波提抚养长大。 佛教的起源 释尊年至八十岁,游化到离摩罗国首都拘尸那迦不远的一个村庄波伐附近,在村外两株娑罗树下,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姿势,面向西,进入涅槃。汉传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二月十五日,为涅槃节。 佛教的起源 释尊遗体火化后的遗骨称为生身舍利,分成八份,由与释尊因缘深的八个国家各取一份,另有迟到的两国代表,一个拣拾碎骨小块,一个扫骨灰,共合十份,各起一塔供养。 佛教的发展阶段 佛教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佛教,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释迦牟尼创教和他的弟子传承其教时期。 2: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和教律产生分歧,分裂为许多教团,后称为十八部或二十部。 3:大乘佛教,公元一、二世纪左右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出来,它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 4:密教,公元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 佛教的对外传播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按其流传渠道不同可分为南北两系。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等地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我国傣族地区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 1)苦谛:包括生老病死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以及五取蕴苦。 2)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 3)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涅槃。 4)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道路。具体就是“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1)诸行无常 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人生因果相续,刹那生灭。 2)诸法无我 我和宇宙万物一样,所有事物都不是永恒的。 3)有漏皆苦 三毒(贪欲、嗔恨、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和慢疑恶见(傲慢、犹疑、不正确的见解等)组成的“漏”是人生的六大烦恼,使人们有了“八苦”而不得解脱。 4)涅槃寂静 懂得无常无我,知晓有漏皆苦,唯有笃信佛法,皈依佛门,刻苦修行,方能超越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永恒寂静的境界。 佛教的基本教义 戒 、定 、慧三学 1)戒 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的许多清规戒律; 2)定 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理佛法; 3)慧 即智慧,指按照佛法的程序,努力领悟佛法以洞彻四谛的道理,得到解脱。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重塑了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语言、新的文体、新的意境、新的遣词命意的方法,对中国的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的现代意义 佛教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 * * 中国佛教文化 观世音菩萨 释迦摩尼佛像 释迦摩尼佛像(唐卡) 乘象入胎 右图:蓝毗尼园遗址(位于今尼泊尔之派勒瓦地区)印度佛教的四大圣地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