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一、诗人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从小就受到“忍辱待时”,伺机报国的思想的教育,“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传世词600多首,集有《稼轩词》4卷、《稼轩长短句》12卷等。 22岁: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 23岁: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26岁:《美芹十论》 31岁:《九议》 33岁:出任滁州知州,预言金朝“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36岁:平定茶商动乱 38岁: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严打平乱,维护治安 39岁:调回京城,任大理寺少卿 40岁:任湖南转运副使,创置“飞虎军” 41岁: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42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江西 52岁至55岁:在福建任职 55岁至57岁:连续四次遭到弹劾 63岁之前:归隐江西 64岁: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 66岁:罢居铅山,虽屡见封召,但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 68岁:含恨而逝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1、继承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进一步以文为词。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里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商心亭为叶丞相赋》) 2、善于塑造奇伟不凡的形象 “水随天去秋无际”,“红旗铁马响春冰”,“倚天万里须长剑”,“乱云急雨,倒立江湖”,“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等。 幻灯片5 3、能刚能柔,既雄深雅健、沉郁顿挫,又兼收并蓄,化刚为柔。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用典 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在怀古咏史诗中,不少篇章在吟咏主要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对于这些典故,我们一定要有所了解,并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至于用典的方式,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有关用典的知识。 1、用典的分类: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1、用典的作用: 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作用: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 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 性; 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 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学习目标: (1)诵读文章,分析典故,掌握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2)体会辛弃疾关心时事、抗敌救国、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 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一、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请给这首词划分朗读节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二.学生倾情诵读,感悟全词。 上阕:写景叙事。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亭子。词人极目远眺,满目秋色、流水、青山。而状如玉簪、螺髻的远山最能引发人的忧患。词人置身于楼头,

文档评论(0)

34shart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