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构成要件该当性[精选]
规则: 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行为对象制造了法所不容许的危险。反之,行为与结果虽有因果关系,但该行为仍在法所容许的范围内的,行为人即未制造出法律上具有重要性的风险,即便该结果仍然不能归责于行为人。 佛罗里达案:甲欲乙死,因报载佛罗里达多位游客被杀,遂劝不知情的乙前往佛罗里达度假,乙从之,果被杀。 降低风险者并未制造法所不容许的风险 大偷小偷案:甲欲盗窃乙一万元,丙劝其只偷一千元就行了,丙应否因教唆或者帮助盗窃而受罚? 敲头击背案:甲以棍棒击向乙的头部,并见状阻挡,致使甲的棍棒偏向击中乙的北部,致乙受伤。 制造可容许的风险的行为 贩卖刀器案:甲贩卖刀器。某日,可疑人士乙到甲店购买刀具,甲虽知乙可能用以杀人,仍然予以售卖,后乙果以该刀器杀害丙。 交通信赖原则:基于信赖原则,遵守交通规则行车即使发生意外事故而致人死伤,仍然不被归责。 立法者所容许的风险作业不该当构成要件。 其二,检验行为人是否实现了不被容许的风险: 行为与结果虽有因果关系,且行为人制造法所不容许的风险,但须实现该不法风险,才能归责。反之,如果结果虽然发生,但并非基于该风险所导致,则因无风险实现而不可归责。 救护车祸案: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仅致乙受伤,救护车送医途中,乙因他车违章肇事而死亡。 医院失火案:甲杀乙,但乙仅受重伤,送医救治后乙因医院失火而葬身火海; 其三,检验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 包括三种情况:是否参与他人故意的自伤行为、被害人是否同意行为人的危害、是否属于第三人应负责任的范围; 规则是:仅仅在结果与肇事者所制造的不被容许的风险之间有因果关系,尚不足以满足客观构成要件,必须该结果落在避免危险的构成要件效力范围内,客观上才能归责。具体说就是要检验该结果是否属于他人负责或自我负责的领域。 他人负责领域的判断: 手术失败案甲:甲开车不慎撞上路树,致同车乘客乙左腿骨折,乙于医院手术,因医生疏忽所引发的败血症而死亡。—医生致死属于他人负责领域,不可归责于行为人。 手术失败案乙:甲开车不慎撞上路树,致同车乘客乙伤重昏迷,乙虽于医院手术,但因撞击过重,医生丙尽其所能仍回天无术。——乙的死亡仍在构成要件效力范围内。 自我答责的判断: 行为人若参与他人故意自伤行为或同意他人的危害行为,在被害人自我答责的范围内,行为人不被归责。 相约飙车案:旷男怨女甲与乙相约飙车,车速高达最高限速之两倍,高速行驶中乙车翻覆,当场死亡。 相约飙车案甲的行为不在杀人或者致死的构成要件效力范围内,因为,乙自愿参与飙车,冒险行为系其自我答责的领域,法律上不能将乙的死亡归责于甲。 因果关系学说——疫学因果关系说 刑法上条件关系的公式,一般是以在科学上能够证明之法则作为原则。 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由于没有被科学的自然法则完全解明,就否认存在刑法因果关系,对大多数公害犯罪就不能认定,因而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疫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流行、群体发病的原因与特征以及预防对策的医学分支学科。疫学与临床医学不同,它以多数群体为对象,通过调查疾病的发生状态,探讨该疾病的存在原因、扩散过程及预防方法。 缘起:水俣病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居民,多发某种原因不明的怪病,发病原因在医学、药理学上均不能得到证明,但当地一家肥料公司排出的含有有机水银的废水,污染了河湾的鱼贝类水产品,认定吃了这种鱼贝的人有很大可能患这种怪病,因而认定工厂排除废水的行为与居民患水俣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院因此认定该公司的经理和工厂厂长犯有业务过失致人死伤罪。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即可以断定某种因子与疾病具有因果关系: A、该因子是在发病的一定期间之前起作用的因子; B、该因子的作用程度越显著,患病率就越高; C、该因子的分布消长与疫学观察记载的流行特征并不矛盾; D、该因子作为原因起作用,与生物学起作用并不矛盾。 概括而言,某种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医学、药理学上即使得不到科学证明,但根据大量的统计、观察,能说明该因子对产生疾病具有高度的盖然性时,就可以断定其因果关系。 我国因果关系通说——必然因果关系说: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联系。 (2)因果关系的顺序性。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必然出现在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之前 (3)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刑法因果关系只是对从普遍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抽取对解决刑事责任有意义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界限考察,判断其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联系。 (4)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一因多果。 (5)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在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时,才能认为具有刑法上因果关系。 通说例外地承认偶然因果关系: 所谓偶然因果关系,是指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