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实验理论.doc

第一篇 实验理论 实验知识 (一)常见仪器介绍 显微镜基本实验技术 (1)显微镜的主要性能 ①分辨力:也称分辨本领,是指区分两个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能把两点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分辨距离。分辨距离越小,则分辨力越高;相反则低,所以,分辨力以分辨距离来表示。一般肉眼的分辨距离为0.25mm左右,所以比这个距离小的两点会被误看成一点。显微镜也有它的分辨距离和分辨力,这是显微镜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主要由物镜性能所决定。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跟照明光的波长和物镜镜口率有关,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分辨距离(R)=0.61λ/ N·A λ:照明光波长 N·A:物镜镜口率 从上式可见:照明光波越短,物镜镜口率越大,分辨力越高。一般可见光的彼长范围为400~700nm,若使用镜口率为1.25油镜,用可见光中最短波长的紫色光,则分辨距离约为0.2μm,这是一般光学显微镜分辨力极限。用高速电子束(其波长短到0.005nm)作为电子显微镜照明,分辨力可达0.2nm左右。比光学显微镜分辨力提高1000倍。 ②镜像亮度:镜像亮度与物镜镜口率平方成正比,与总放大倍数成反比,即镜口率越大,镜像亮度越大;总放大倍数越高,镜像亮度越小。所以,总放大倍敢相同情况下,要使镜像亮度增加,就应使用镜口率的物镜与低倍目镜配合。例如:总放大倍数都是200倍,则用镜口率为0.65的40×物镜与5×目镜配合,其镜像亮度比使用镜口率为0.25的10×物镜与20 ×目镜的镜像亮度高6.75倍。因目镜放大倍数过大,得到的放大虚像很不清晰。 ③视野宽度:目镇光柱所围绕的圆即视野宽度,视野宽度越大,观察标本的面积越大,则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所以,视野宽度与放大率成反比。因此,当将低借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时,必须先把标本移到视野正中央。否则玻片标本的影像会落到缩小视野的外面。 ④清晰度:清晰度是指显微镜能形成明显物像的能力,影响物像清晰度的主要是物镜,由于照明光的光谱不同,造成色差和透镜本身球面像差。放大倍数越高,像差越大,像就越模糊。 (2)高倍镜的使用 ①选好目标:由于高倍物镜只能把低倍镜视野中心的一小部分放大,因此,使用高倍镜前,应先在低倍镜中找到需要观察的部分,并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并使之合轴,即使其与镜筒成一直线(因高倍镜工作距离短,操作时要特别小心,以防镜头砸破玻片而损坏)。 ②调正焦点:在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可见到模糊的物像,只要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获得最清晰的物像。 如果高倍物镜不是原装的,常会出现下述两种情况:高倍镜碰到玻片标本,或高倍物镜离玻片标本较远,这时则需重新用高倍镜调焦,调焦方法与低倍镜相同。 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需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放大虹彩光圈。 (3)油镜的使用 ①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体,再换至高倍镜下,将物体置于视野的中央,并使聚光器所收集的光达到最大亮度。 ②将镜筒向上旋,并且将香柏油滴一小滴于盖玻片上,油滴不可太大,以免损坏标本和镜头。 ③将油镜缓缓放下,使油镜头浸入油液,靠近观察物。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由下向上调节,找到物像,此时需十分小心,否则,会将玻片压碎或使镜头损坏。 观察完毕后,重新将镜筒向上旋,并先用擦镜纸擦拭掉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棉球或擦镜纸蘸少许清洁剂(二甲苯或乙醚:无水酒精=7︰3配制的混合液)将镜头残留的油迹擦去,清洁液不可太多,否则会渗入镜头,使镜头受损。 光学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图解如下: [原理:倒立虚像,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短-低,长-高]×目镜放大倍数[长-低, 短-高](线性倍数:长度或宽度)] 取放:实验桌左前方[左眼观察,右眼画图],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低倍镜下,将视野亮度调匀[过亮可用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过暗可用凹面镜或大光圈] 固定装片 镜筒上升中找物像 将物像调至视野中央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调细准焦螺旋—物像清晰 调大光圈—视野明亮 绘图:右眼配合右手,边看边绘。 整理装箱 玻片制作技术 (1)临时装片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新鲜的少量的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等),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一般多作为临时观察使用。 制作方法如下: ①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即将浸洗过的玻片用纱布擦干。 ②用玻璃滴管吸水,滴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液管或毛笔挑选小而薄的材料,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③加盖片:右手持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使盖玻片边缘与材料左边水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向下落,放平盖玻片。这样可使盖玻片下的空气逐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