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1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使我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提出如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 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该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每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应按此精神,将本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表述清楚、准确。 3、人才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法制观念、法律常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各专业还应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基本技能进一步具体化。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适应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要针对我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及安排教育教学环节,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地方经济、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三者关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要以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设计综合性项目化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5、贯彻产学结合的原则。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用人部门、相关行业第一线人士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还要不断跟踪技术进步,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与时间安排 1、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 (1)招生对象、学制 (2)培养目标 (3)职业岗位(群) (4)知识、能力分解结构图 (5)素质结构要求 1)具有为爱国主义精神;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 4)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敬业乐群的精神。 (6)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能力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 (7)人才培养方案表 1)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2)理论课程教学安排表 3)实践课程教学安排表 4)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如课程体系有改革创新,此部分表可另行设计,但需经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8)主要专业课程简介 (9)说明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具体意见 1、三年制理论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800学时左右(含随课实验、实训),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170学分。 2、学期教学总周数为20周(含有关法定假日),法定假日、运动会等在校历上反映,但不列入进程表。课程教学周数建议为每学期15周左右(不含期末考试1周),劳动在前两年内安排1周。 3、公共基础模块(含信息技术基础和文化素质类任选课)与专门课(含专业技术类任选课)时数比例约为4:6. 4、几门公共课程的安排: 1)政治 学 期 课 程 周课时学分 总计 课时 理论课(含专题讲座、电化教学、专家讲座) 实践课 专题研讨 第一 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45 30 10 5 第二 学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 2 30 16 10 4 第三 学期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 2 30 16 10 4 第四 学期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