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当代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当代启示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论文 农林一班第三组 2016/10/04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首先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五德” ((1((孟子和荀子对其进行了整合,到董仲舒时期,“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基本发展成熟,又经过宋明时期的发展,逐渐的完善。本文系统梳理了儒家“仁义礼智信”,以期在追溯先贤智慧的基础上,发掘“五常”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智;信; 1引言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常”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因为儒家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学派,对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影响,所以“五常”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对于“五常”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2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提出背景 “仁义礼智信”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我们主要从孔子生活的时代的特点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两方面来分析。 2.1仁义礼智信提出的社会背景 孔子将“仁智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义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1((即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孔子生活的年代在是一个多变的年代,是一个大争的社会,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动,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逐渐的形成。 在这个多变的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社会政治统治权力正在从没落的周王室向当时的诸侯公室,然后再向大夫下移,周王室微而礼乐坏,不同利益代表、不同文化派系的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都尽力的从道德上寻找他们自己根据,并把道德作为达到他们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由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孔子想用“周礼”去改变这种局面,孔子渴望回到周朝,恢复礼乐。孔子对于现实社会不满,周朝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周礼”就是他构建理想社会的重要的手段。孔子为恢复周礼,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由此开端。 2.2仁义礼智信提出的思想文化背景 孔子所处的时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文化高潮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理论的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孔子是这一时期的第一个思想家,也是上一个时期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孔子“仁”的思想的确立,与孔子所诞生、成长的鲁国的社会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是当时奴隶制的文化中心,保存着丰富的宗周典籍和完整的文物制度。鲁国的文化环境陶冶了孔子对周文化传统无限景仰的感情,他曾经说:“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1((。 孔子饱览鲁国保存的丰富的文化历史典籍,从中获得了一种极为清晰的历史感和一种历史眼光,同时,对殷周以来由宗教而道德的传统道德进行损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仁”的思想,并通过“明知不可为而为”的践行方式一生致力于绵延这种后来被称为华夏民族精神的思想,即一种以共同的、一般人的“人”为根源和统一基础的“仁”的精神。最终他创建的“仁”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儒家也成为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3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主要内容 “仁义礼智信”在先秦时期有其独特的原初内涵,研究“五常”,首先要研究它的原初内涵。 3.1 “仁” 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 首先,仁者爱人。 孔子把“仁”看作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而仁学的核心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孔子的“仁者爱人”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父母兄弟之爱,即孝与悌的“亲亲”的道德感情与行为。 孔子“仁”的精神虽以亲亲尊尊为基础,但却提出了要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地爱他人,即“爱人”的普遍性的体现。孔子这种普遍地爱他人的观念,是“仁”的精神的最重要特征。 其次,爱有差等。 孔子的“爱人”虽然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地爱他人,但却与墨子的“兼爱”是不同的。 孔子的“爱人”是有等差的,而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孔子的“爱人”对于奴隶主和奴隶的爱是不同的,即爱有递减性。而墨子的“兼爱”则是渴望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实现均等的爱。 孔子爱的学说具体体现为 其一,孔子认为“孝”是对父母之爱,“悌”是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