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专题 复习方法及技巧 方法—善于归纳总结 目的明确—方向和题型 答题技巧 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及参考书 1、如果细胞具有下列缺陷,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并简要说明。 1)不能降解M期周期蛋白; 2)持续高水平表达p21蛋白。 2、在一系列实验中,将编码突变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基因导入细胞。这些突变基因比正常基因的表达高很多,而细胞仍表达来自其正常受体基因的正常受体。导入下列突变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1)缺少胞外结构域; 2)缺少胞内结构域。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协同运输(cotransport) 2.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 3.抑癌基因 (tumor-suppressor gene) 4.非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 5.受体下行调节(receptor down-regulation) 6.核仁组织区(NOR) 7.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 8.CDK 9.nucleosome 10.molecular chaperone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载体蛋白与通道蛋白对物质运输的速度有很大的差别? 2.细胞自噬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何意义? 3.比较着丝粒与动粒的区别与联系。 4.简述3种不同类型的有被小泡的构成和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5.如何证明分裂期的细胞中有MPF的存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述端粒与细胞衰老的关系,并列举两个实验证明其相关性。 2.试述caspase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 3.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及其特点。 4.亨特综合症(Hunter’s syndrome)和赫尔勒综合症(Hunler’s syndrome)都是隐形黏多糖代谢病,患者一般在20岁之前就会死亡。这些患者由于溶酶体中缺少特异的糖胺聚糖水解酶,导致这些成分不能被分解而积累在溶酶体中。当将两种不同患者的细胞融合在一起后,糖胺聚糖则能正常水解,说明它们缺失了不同类型的水解酶。甚至将这两种患者的细胞共培养时,仍然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即相互弥补对方的缺陷。最令人吃惊的是培养赫尔勒综合症细胞的培养液可以弥补亨特综合症细胞的缺陷(反之也是一样)。培养基中起到弥补作用的因子经过不同方法(蛋白酶、或者过碘酸破坏 糖基、或者碱性磷酸酶水解磷酸)处理后都可以导致该因子的失活。 (1)你认为这种因子是什么?它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弥补溶酶体缺陷的? (2)为什么这种因子在蛋白酶、过碘酸和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能够失活? (3)是否能够用同样的方式来弥补细胞质中各种酶的突变或缺失?为什么?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Virchow)对细胞学说进行了重要补充并提出: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细胞学说的意义:论证了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和生命的共同起源。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原生质(protoplasm)理论的提出 ◆ 1840年J.E.Pukinje在动物、1846年von Mohl在植物中分别发现“肉样质”的物质,并命名为“原生质”; ◆ 1861年Schultze提出原生质理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 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 ◆ 1880年Hanstein提出“原生质体”(protoplast)概念, 把细胞概念演变成由细胞质膜包围的一团原生质,原生质分化为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Cytology—1892年德国人O. Hertwig出版了《细胞与组织》一书,使细胞学成为生物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Molecular Biology—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Cell Biology—1965年,D.P.Derobetis将其《普通细胞学》改为《细胞生物学》,标志着细胞生物学的诞生; Molecular Cell Biology—80年代开始出现了分子细胞生物学。 深刻性与综合性是细胞生物学进一步发展的特点。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轨迹:形态→结构→功能→调控 过去20多年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两次大飞跃: 1、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学的问题(Molecular cell biology or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2、从分子水平研究向细胞水平的回归(Genomics or proteomics) 目前细胞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师工作室课件2复习进程.ppt VIP
- 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_需求规格说明书.doc VIP
- 儿科门诊品管圈输液原因分析鱼骨图.pptx VIP
- 电梯困人的应急预案.pptx VIP
- 锚杆技术规.doc VIP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历史教材版教案:板块1 第4单元 第9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doc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管理档案.pdf
- 2010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佳能 IR ADV C3520 C3525 C3530 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