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工;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力促进专业建一、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一)基于专业能力模块设置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个工作环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建立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在完成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对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组、简化,从而得到相应的课程设置。 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的能力体系,以电子企业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岗位群的各种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和相应的实训内容,构建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深入 对于专业课程主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的组织设计。开展行动导向、理实一体、项目教学、工学交替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大力推行“双证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重点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有力促进专业建设 专业带头人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有多年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管理经验。专业教学团队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水平较高,双师素质优异,双师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通过考核验收合格。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的形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出色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教学 专业教学团队具有出色的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和生产项目的研发,提升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专任教师实际项目开发经验。通过参与培训服务,提升专业知名度,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和输出高质量的人员。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成效 通过专业建设,本专业成为学校的龙头专业,成为全市同行学习的榜样。到2014年4月,建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门。近几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招生人数达到347人,学生就业率达99.4%,对口就业率达到84.1%,学生双证率达99.5%。新增3间实训室场,达16间,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保证。对外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专业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建设项目和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实训条件配置和专业团队自身发展理念新的变化。 1.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的专业建设理念。根据中职教育的指导方针,本专业重新分析定位了专业建设的服务对象,根据电子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届学生就业去向等,分析确定了本专业的服务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专业建设的需求调查、课程体系重构、校企合作建设等各项工作。专业团队深入服务企业调查了解真实的人才需求、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的工作任务,重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情境的学习领域课程,从岗位工作任务入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专业建设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服务区域行业、企业、产业的理念得以具体落实。 2.确立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对区域内企业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整理,系统化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并按照“10+30”活动型教学法的理论,实施任务和载体明确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系统设计和实施,促使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主动学习研究任务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实施项目方案,使 行动导向、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落实。 3.确立了因事制宜的灵活的校企合作理念。将建设能够重现真实生产情境的生产和教学双功能的实践教学条件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原则,分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专业的师资、技术、毕业生资源,吸引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与11家电子企业建立了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双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基地”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岗位实际,教学内容同步于企业的生产实际,学习情景提炼自企业的工作实际,重构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完成了本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和大部分课程教材建设。建设了能够辐射清远及珠三角地区电子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基础与技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手机原理与维修》、《PL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