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主流第一讲.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美学主流第一讲

西方美学主流第一讲:阐释学美学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它产生于德、法两国,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传播,而且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人文学科乃至科学哲学研究中去。 解释学可以宽泛地定义为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text)意义的理论或哲学。①这里所说的“文本”,可以一般地解释为一切以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表达的人类语义交往的形式。而‘意义”是一个抽象而难以明确统一定义的概念,它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入与自我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历史关系和实践关系。对“文本”意义解释的范围大致包括:对文本作者、文本的结构和意义、读者接受文本等的理解和说明。解释学的核心是“理解”问题,它通过作者、文本和读者的意义关系的研究,考察解释过程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弄清历史传统对理解的影响,区分说与听以及写与读这两种对话模式,探讨作者心态对原文意义的涉入,阐明理解原文意义以及读者自我理解的关系。 解释学不同于具体的注释学、训估学,它是从总体上对理解和说明文本问题进行综合的理论研究。在当代社会,解释学主要是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艺术和综合哲学、文化哲学及文学批判理论出现的,它通过解释文本而寻求意义,进而成为人类全部意识形态的一种哲学反思,成为一种解释世界本体的世界观。现代解释学主要受生命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语言分析哲学、结构主义乃至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思想,并突出表现出企图融合人文哲学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趋势。它作为‘当代思想的十字路口”,为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新的可能性。 解释学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有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古典解释学; (2)狄尔泰的方法论解释学; (3)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4)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5)哈贝马斯的批判的解释学; (6)利科尔的现象学解释学等。 下面,我们按其理论沿革的历史脉胳,将其主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加以分析,以勾画出解释学发展的概貌。 一 解释学的起源和发展 解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姆斯神之名。传说他是宙斯之子,天性聪慧。宙斯委任他予神圣的信使之神,给诸神和人间传达宙斯的旨意。他不仅传达神渝而且还担任了一个解释者的角色,对神渝加以解释而使其变得明晰和有意义。因此,解释学一词最初的含义是“解释”,即一方面确定词、句、篇的确切含义,另一方面使隐藏的意义显出来,使不清楚的东西变得明晰。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解释”的目的在于排除歧义以保证词与命题判断的一致性。 到了中世纪后期,出于对(圣经>经文、法典内容的考证和意义阐发的需要,逐步形成有关<圣经>的法律条文的“释学:(exegesis)和考证古典资料的‘‘文献学”(phil0108y)。使古典解释学有了自己初步的专门学科性研究领域。然而,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的解释学乃限于对不同类别的古典文献作一些技术性的诠释工作。 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主义宗教哲学大师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将解释学运用于哲学史的研究中:希冀通过批判的解释来揭示某个文本的作者原意,从而使古典解释学成为一门有一定哲学理论基础、有系统的理论法则,适用于诠释各人文学科的学问。他所撰著的(解释学)一书,确定了解释学的基本范畴:对文本的“理解’’和“说明”。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既继承了德国浪漫主义精神,又带有费希特哲学的印记。他坚持在人类文化史中能动的“自我”(Ego)这个绝对精神主体的创造性,并强调文本的作者和解释者都同‘‘自我’绝对的精神主体相关联。完全可以具有一些普遍适用的理解规则,这种理解规则可以保证避免误解。由于时问距离和历史环境造成的词义变化以及对作者个性心理的不了解而形成的隔膜,使解释必然产生误解,因此,研究者必须通过批判的解释来恢复文本产生的历史情境和揭示原作者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他有两句格言:一句是,“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②另一句是,“理解一位作者要像作者理解自己一样好,甚至比他对本人的理解还要好。因此,在施莱尔马赫看来,避免误解和对文本的创造性解释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 施莱尔马赫从语法的解释和心理学的解释两个方面将古典解释学系统化了。所谓语法的解释,就是暂时忘记作者仅仅根据某种文化上共通的语言特性来分析作者的语言特性,并通过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比较或对照,确定词的真正意义。对此,他建立了44条解释学法则,作为理解和说明一切历史文本的基本理论原则。其中头两条最为重要: (1)在一篇给定的文本中需要充分确定其含义的每一内容,必须根据文本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