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摘要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
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 工程概述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DK15+675.1。全桥墩台身共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3.5~17.5m;顶帽托盘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6954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1.0m,1.25m,1.5m,单根桩长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DK13+500~DK27+000(351#墩~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3353根,承台419个,墩身419个。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7000m;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8000m;在DK22 +951.956~DK29 +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8500m。桥梁在DK21+124.28及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32+48+32)m连续梁。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48.5+56+48.5)m连续梁。
二 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3、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CPI(C级)GPS网坐标成果》;
4、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CPII(D级)GPS网坐标成果》;
5、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CPI级GPS点之记》;
6、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广段)CPII级GPS点之记》。
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10、《时速350公里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11、《关于时速350公里以上铁路工程测量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铁建设[2008]42号);
1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三 测量组织机构配置
根据中国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济青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的工程建设需要,项目部设测量队,负责本项目部管段的测量管理工作。各架子队设测量组和专职测量负责人负责相应管段内的测量管理工作。架子队测量组及测量负责人在项目部测量队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四 控制点加密
为保证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应根据工程对导线等级的需要,首先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然后再进行加密工作。将加密控制点布设于设计线路两侧,桥梁两端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控制点拟布设成平面和高程共用点,两控制点间距离控制在150-200m之间,平面加密控制网按GPS网D级要求施测,加密等级与复测等级相同。根据本标段线路特点,平面控制网在加密时遵照分级控制的原则:控制网的布设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进行布设。为保证线路连接的整体性,把基础平面控制网在本标段的控制点,看作是整个标段的首级平面控制网;而路、桥、隧道等又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有针对性的建立相应的平面控制网。标段内地基基础并不十分稳定,随着施工的进行和季节的变化,控制点位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复测,以确定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全面复测每年不得不得少于两次。
GPS测量的精度标准
级别 a(mm) b(mm/Km) D ≤10 ≤10 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高程控制采用闭合水准加密测量,按与同设计同精度三等水准要求进行。
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实测。逐点复核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通过施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进行比较确认加密高程控制点精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三等水准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仪器等级DS05)及其配套的3米铟瓦条码尺进行三等水准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