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案例[精选]
1.案例:
年满16周岁的青年学徒工李某骑车下班,行至当代商场东侧,将正在过马路的王某(女,现年60岁)撞到,王某当即昏迷,不省人事,经医院诊断为颅内损伤,造成终身残废,生活不能自理。王某的家属要求法院责令李某赔偿其母亲住院期间的住院费、医药费、营养费以及家属请假护理的工资损失费等共计3000元,以及后续的治疗费、护理费一万七千元。经法院审理查明,王某被撞伤确是李某骑车时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但是李某已满16还不满18周岁,王某的损失是否由李某来承担?
法律分析:审理的关键在于王某是否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法院审理查明,虽然李某尚未满18周岁,但已经接了父亲的班,在某钢铁厂作学徒工,其劳动收入除了可以维持当地群众的一般水平之外,还稍有结余。经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被告李某赔偿原告2000元,在不影响其基本生活的情况下,每月从他的工资中扣除300元,待李某转正定级后每月给付500元,直至付清为止。
2.案例:中学生甲(男,17岁,中学在读)迷恋打电子游戏,有一个星期天打了一上午电子游戏,钱也花光了,但是还想打。老板乙说,听说你们家有那根雕,你给我拿来一个,我给你100块钱的硬币。甲的父亲是个艺术工作者,甲是个中学生,心想一块破木头能值100钱,反正家里多的是,于是趁父亲出差从家里偷拿了一个,心想回来跟父亲解释解释,他是不会生气的。于是甲以100元钱将家中的一个根雕卖给了游戏机店老板乙。甲的父亲出差回来后,得知情况,非常生气,并表示根雕不卖,是自己的参赛作品,要求乙退还根雕。为此,他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问甲和乙买卖根雕的行为是否有效? 为什么?
法律分析:原告甲只有17岁,未参加社会劳动,还是在校学生,应当认定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智力发育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充分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复杂的民事活动,如买卖艺术品这样的买卖行为显然是超出了其认知水平的,因此应当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下才能进行。所以,法院判定甲乙双方的买卖行为无效。
3案例:刘甲的儿子刘乙很有绘画天赋,年仅六岁就在市区乃至全国组织的少年儿童书画比赛中获奖。为此,当地晚报曾做了专访。该市一家美术出版社看到晚报的有关报道后,就给刘乙去信,信中说该出版社准备出版一本完全由少年儿童创作的美术作品集,希望刘乙能寄来几张,出版社将择优录用。刘乙征得刘甲同意后给该社寄去两幅作品,不过,此后他们一直未得到出版社的任何答复。半年后,刘甲在书店见到该出版社出版的《少年儿童获奖美术作品选》一书,其中有刘乙寄去的两幅作品。刘甲找到出版社,质问其为何不通知他们作品已被录用、不支付报酬,并且在作品上未署刘乙的姓名。出版社解释说,刘乙只有六岁,根据宪法,连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没有,哪会享有著作权?这本书是一本教材性读物,以培养儿童在绘画方面的才能为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出版社是不给报酬的。问刘乙是否享有著作权?
法律分析:著作权是我国民事立法所确立的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它是指作者以及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一系列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本案的刘乙虽然年仅6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对于法律上纯获利的行为,法律应当予以保护。刘乙对于其智力创作成果享有著作权,并依法可以行使署名权,并获得报酬。对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侵犯,更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行为无效。出版社在其出版的《少年儿童获奖美术作品选》一书中,未通知刘乙即擅自收录刘乙的作品,并不署著作权人的姓名、拒绝向刘乙支付报酬,已构成对刘乙著作权的侵犯,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物权优先于债权及其例外
物权优先于债权,是指同一物上既存在物权,又存在债权时,物权的实现先于债权。
例1:甲于8月1日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售价50万元;于8月2日与丙又签订同一房屋的买卖合同,售价60万元;于8月3日与丁又签订同一房屋的买卖合同,售价70万元,并于当日与丁一起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后乙、丙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确认甲、丁转让房屋行为无效。问:乙、丙之请求是否于法有据?本案应如何处理?
(1)于法无据;(2)丁取得房屋所有权;(3)乙、丙只能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5.例2:企业法人甲有净资产(一幢楼房)100万元整,两年前欠乙100万元;一年半前欠丙100万元;一年前欠丁100万元,但一年前甲、丁签订了一份以甲仅有的楼房抵押的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问:乙、丙、丁的债权如何实现?
(1)丁就楼房售卖款有优先受偿权;(2)若有剩余,乙、丙按债权比例分配。
在例1、例2中,三个债权人乙、丙、丁的权利性质已不一样,其中丁已分别取得所有权(例1)与抵押权(例2),故而能从诸债权人中脱颖而出,取得优越于其他普通债权人的地位。
1物权优先于债权是一原则性规定,但这一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