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课[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复习课[精选]

论语复习课 一、为政以德(会考) 1、读本章内容,明确本章结构(12章) 第一部分:“德治”作用(2.1) 第二部分:“德治”与“法治”区别(2.3) 第三部分:“德治”手段:富民、教民、举贤(去恶)、正己(13.9—14.5) 2、本章要点: (1)“德治”与“法治”关系:课后练习三 (2)“富民”与“教民”关系:课后练习一 (3)民本思想 (4)关于“均”的内涵:课后练习二 (5)成语:众星拱北、节用爱民、陈力就列、开柙出虎、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大动干戈、祸起萧墙、季孙之忧、鸣鼓而攻之、风行草偃、化若偃草 3、例题: (1)P331(2011浙江高考)——“课前”P265——德治法治 (2)P332(2011 试院调研甲 ) ——“课前”P266①甲——民本 (3)P343(2012 温州)——“课后”P350 六 (4)P344(一甲)——“ 课后”P351 一甲 4.作业 (1)P339(2012 诸暨—— 书P157 (一) (2)P345(四)——“课后” P351 (四) (3)P342(2012 杭州)——“课后”P349 (1) 二、克己复礼 1、读本章内容,明确本章结构(13章) 第一部分:“仁”VS“礼”(12.1) 第二部分:西周之梦(3.14、7.5) 政治上的“礼”:秩序(3.1—12.11) 生活中的“礼”:孝悌(1.2—17.21) 第三部分:“仁”VS“礼”“乐” 2、本章要点: (1)“礼”和“仁”的关系:课后练习一 (2)“秩序”:①“礼”的损益;②孔子与后儒对礼的不同认识:课后练习二③的双方面要求: (3)“孝悌”: ①为什么孝悌重要;②什么是真正的“孝” 3、例题: “五三 ”: (1)组题: ①P271(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2届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完成24题。 甲 23. 请用一句话简述“礼”与“仁”的关系。(2分) ???????????????????????????????????????????????????????????????????????????????????? 乙 24. 上面这段文字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23.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24.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 参考答案:23.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是天壤之别。 24.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 材料:荷蓧丈人 题目: (1)“长幼之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1分) (2)子路认为荷蓧丈人“洁其身”的行为是“乱大伦”,为什么?(3分) 创新方案: (1)P334(典例三)——书P153典例三 (2)P342(二)——“课后”P349二 (3)P346(八乙)——“课后”P352八乙 (4)(宁波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高三语文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24.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1)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 (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和角度有什么不同?(3分) 参考答案:24.(1)知其不可而为之。(1分)(2)丈人以不屑的态度批评孔子不务实,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3分) (1)“五三”P275(2012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 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 参考答案: 23、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 24、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尊尊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 (2)P341(八)——“课后”P348八 (3)P346(七乙)——“课后”P352七乙 4、作业 “五三”P275(2012浙南浙北甲) 材料:颜渊、季路侍 问题:文段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轻;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了文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