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产糖化酶菌株紫外线诱变育种设计方案[精选]
高产糖化酶菌株紫外线诱变育种设计摘 要: 从土壤及霉变淀粉质材料等样品中分离获得到产糖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得到性能良好的糖化酶变异株。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试,该菌株糖化酶活力原菌株;经过继代培养,证明其性状能稳定遗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最佳培养温度,最适PH值,最适培养时间。
关 键 词 :紫外线;糖化酶;诱变;菌种选育;酶活力;
目 录
1.设计背景1.1糖化酶简介1.2高产糖化酶菌株的意义2.设计方案2.1实验策略2.2材料与方法2.2.1培养基设置2.3获得最佳温度最佳加水比3.方案实施3.1从土壤中采样3.2稀释倒平板法纯化3.3控制培养条件
3.4紫外诱变剂量确定3.5菌株遗传稳定性实验3.6诱变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3.7 测定糖化酶活力4.结果与结论4.1筛选结果4.2复筛结果
4.3菌种的诱变选育4.3.1紫外诱变剂量的选择4.3.2菌种紫外诱变筛选4.4诱变株,遗传稳定性的检测4.5优化培养基4.6培养条件的优化5.讨论1. 设 计 背 景
1.1糖化酶简介
1.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EC.3.2.1.3.)]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介绍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酶类之一,糖化酶用于以葡萄糖作发酵培养基的各种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发酵;本品还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葡萄糖。总之,凡对淀粉、糊精必需进行酶水解的工业上,都可适用。
1.2高产糖化酶菌株的意义
我国生产糖化酶已有20多年历史,作为葡萄糖生产及发酵工业的重要酶种,其产量占全国酶制剂产量的 60%以上且产销量逐年递增。除了利用糖化酶水解淀粉为葡萄糖而用于制糖业外,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发糖化酶的新型用途,糖化酶在酿酒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白酒.生产用曲中的微生物是依靠自然界带的,其糖化力较低,耐酸耐热性都较差。糖化酶作用的PH范围为3.0—5.5,最适作用范围为4.0~4.5,适宜发酵。
作用方式:糖化酶的底物专一性较低,它除了能从淀粉链的非还原性未端切开a-1.4键处,也能缓慢切开a-1.6。因此,它能很快的把直链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依次切下葡萄单位,在遇到1.6键分割,先将a-1.6键分割,再将a-1.4键分割,从而使支链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2.设 计 方 案
2.1实验策略
1 明确诱变育种目的:改善菌株特性,提高产量。
2 了解影响菌株发育的主要因素:温度,PH。
3 选取准确的检测手段:淀粉--碘显色反映
4 诱变育种理论步骤:筛选出发菌株--菌悬液制备--诱变处理--中间培养--分离筛选
5 本实验步骤:见(3. 方案实施)
注意:本品随作用的温度升高活力增大,超过65℃又随温度升高而活力急剧下降,本品是最适作用温度是60-62℃。最适作用PH舒值在4.0-4.5左右,使用时最适PH4.0-4.5,淀粉糖和味精生产时应先调PH,后加酶糖化。用酶量随原料、工艺不同而变化,要缩短糖化时间需增加用量。 淀粉质原料必须与酶充分接触,接触面积大,时间长,效果好。间歇糖化要搅拌充分,连续化必须流量均匀。温度需严格控制60℃-62℃,保温时温度均匀,严禁短期高温。
酶活力定义: 1克酶粉或1毫升酶液在40℃,PH4.6条件下,1小时水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毫克葡萄糖的酶 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2.2材料与方法
1材料
土壤及霉变淀粉质等样品(采集于面粉厂外土壤)。
培养基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需的C源、N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以及水等。增殖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NaNO3 0.3%,K2HPO4 0.1%,MgSO4.7H20 0.05%、KC10.05%,FeSO4 ·7 H20 0.001%,PH 5.5~PH6.0。
选择性培养基:木薯淀粉. 2%,NaNO30.3%,K2HPO4 0.1%,MgSO4·7H20 0.05%,KC1 0.05%,FeSO4·7H20 0.001%,青霉素2ooU/mL,丁卡20μg/mL,琼脂2%,PH5.5-PH6.0。
筛选培养基:玉米粉4%,豆粉3%、麸皮1%, KH2PO4 0.1%,MgSO4·7H20 0.05%,KCl 0.05%,FeSO4 7H20 0.001%。
分离培养培养基:可溶性淀粉8%、NaNO3 0.3%,K2HPO4.3H20 0.1%,FeSO4·7H20 0.0005%,MgSO4·7H20 0.05%,琼脂.. 2%,刚果红0.4%,PH自然。
产酶鉴定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5%,琼脂2%,刚果红4.0mL,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