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礼》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新探[精选]
《周礼》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新探
孙景坛
提要:本文认为,《周礼》是西周后期的一部改革文献;是官方典籍;是由一人主编,多人完成的。而且,它还是一部残草稿;未得到实施;春秋战国时人对其都讳而不言。《周礼》应是“厉始革典”所拟颁行的新政典,“厉始革典”的失败,导致了其夭折。《周礼》标志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标志春秋的开端。它能使我们能搞清“厉始革典”的全貌,及失败的原因。同时,它还是我们重新评价周厉王的依据。
关键词:周官 周礼 周厉王 刘歆 厉始革典 共伯和行王政 春秋时期
《周礼》是中国上古唯一一部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献,对汉、唐以来的制度建设有重要影响,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但是,关于《周礼》一书的作者、写作年代及历史意义,理论界一直争议很大。本文想对此谈点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一、关于《周礼》研究的历史回顾
《周礼》原名《周官》。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说:“王莽时,刘歆为国师,始建《周官经》以为《周礼》。”班固《汉书·艺文志》之《周官经》的自注说:“王莽时,刘歆置博士。”《周礼》据《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说,是河间献王得自民间。可是《后汉书》却说是孔安国所献,不确。因为《史记·封禅书》载:汉儒曾“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汉书·艺文志·乐家》亦载:孝文时,乐人窦公曾献《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周礼》虽面世于西汉初年,但真正得到官方的倡导却是西汉末年,对此马融曾解释说:《周礼》“既出于山岩屋壁,复入于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孝成皇帝,达才通人刘向、子歆,校理秘书,始得列序,著于《录》、《略》”。(1)其说也不确。西汉经学内部,向来有今古文之争。西汉中前期,思想界一直是今文经学占主导地位,古文经学受排斥,《周礼》属古文经,自然得不到重视。但有些古文经,既有古文本,又有今文本,还可以与今文经抗衡。而《周礼》由于无今文本,所以倍受冷落。刘向父子属古文经学家,直到他们掌握了实权之后,《周礼》才一度得到表彰,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左传》。《周礼》缺《冬官》补《考工记》。《汉书》说是河间献王所为,马融说出自刘歆校书,此亦应以《汉书》为准,因为其记载更原始可靠。
《周礼》研究,争议最大的是作者和写作年代。对此,传统的说法有二:一是出自周公;二是战国伪书。前说源于刘歆。过去有人认为:“刘歆因为《尚书·周书》有《周官》篇,为了避免混淆,遂采《左传》之文,更名为《周礼》。”(2)其实,刘歆就是认为《周官》乃周公所制的《周礼》,更名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混淆,而是要突出它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作用。后来朱熹进一步认为:《周礼》“盛水不漏,非周公不能作”(3)。后说源于汉今文经学家,如临硕说:《周礼》是“末世渎乱不验之书”(4);何休认为是“六国阴谋书”(5);宋苏轼等亦认为是“战国所增之文”(6)。近人康有为又提出第三种说法,认为《周礼》是西汉末年的伪书,其作伪者就是当时的古文经学家刘歆。(7)应当指出,以上三说均缺乏科学依据,多属臆测,其中康氏的臆测最明显,他连《周礼》面世于西汉初期的事实也否认了,对此理论界颇有微词。
《周礼》的研究到现代才走上科学的轨道。第一个对此做出较大贡献的是郭沫若先生,他在《周官质疑》一文中,以金文为依据,对“出自周公”说作了有力的驳斥:“......上述共二十项乃彝铭中言周代官制之卓著者,同于周官者虽亦稍稍有之,然其骨干则大相违背,如是铁证断难斥为向壁虚造。又所举诸器之年代,大率起于周初,而逮于春秋中叶,其说之详,具见《大系》,亦断非前代异制或传闻异词等说之所能规避。如是而尤又可谓《周官》必为周公致太平之迹,直可谓之迂诞而已。”(8)郭先生的这一批评是致命的。但在批评“出自周公”说的同时,他力主“战国伪书”说,甚至认为:这个作伪者就是荀子弟子。
针对“战国伪书”说,朱谦之先生从文字学和官制的角度,亦考证说:“此书中所用古体文字,不见其他古籍,而独与甲骨文、金文相同,又其所载官制与《诗经·大雅·小雅》相合,可见非在西周文化发达的时代不能作。”“成书最晚不在东周惠王后。”(9)洪诚先生在《读〈周礼〉正义》中,则从语法学的角度研究说:“从语法上看,文献中,凡春秋以前之文,千数与零数之间,扰用有字连之,战国中期之即不用。《尚书》 、《春秋经》、《论语》、《仪礼》经文、《易·系辞传》皆必用。《穆天子传》以用为常。《山海经》中之《五藏山经》不用。《孟子》除论述与《尚书》有关之事而外,亦不用。《周礼》之经记全部用,此种语法与《尚书》、《春秋经》同,故非战国时人之作。”(10)张亚初、刘雨二先生又以金文为据,在《两周金文官制研究》一书中考证道:“总计《周礼》三百五十六官有九十六官与西周金文相同或相近,这说明《周礼》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职官在西周金文中可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