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概论复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著名学者 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 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 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整个社会还处于神的威力之下, 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 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 六家。
6、道家以“ ”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 ,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 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着眼点就在“天人合一”。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 ”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 ”,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 ,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13、 ,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14、从先秦诸子学说中可以感到,他们虽然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 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 、恶德,如桀纣之德。
16、到宋代时,孟子“ ”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于是对德的界定出现明显的倾向,只能体现天道自然的,才被称为德,德也就成了美德的代称。
17、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 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如果说“ ”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话,那么, 则可以说是使这一根本特征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
19、 是 学说的思想核心。
20、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 ”出发,以“利”规范行为。
21、古代中国人对 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22、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易传》和《 》两书中。
23、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
24、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率众出海东渡。
25、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 。
26、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 则可以说是其反动,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7、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 ”,而不是合乎古范。
28、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 ”对接解释。
29、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 ”的架式。
30、当儒学中 成份被发掘出来并受到重视之时,也就意味着 文化的出现和发达。
31、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重点向“ ”方向转变,心性的修养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肯定。
32、陆九渊曾提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著名命题,削平了 之间的差别,极大地张扬了主体的个性。
3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 的融合。
34、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 的声律于一炉。
35、中唐的儒学复兴,或以 运动的形态表现出来,或在“以诗为文”的形式下出现。
36、所谓宋学,又称理学、道学、 。
37、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 。
38、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 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39、北宋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40、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指导师四级(理论练习题)练习卷附答案.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天龙AVR-1312功放说明书.pdf
-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检测卷(C卷思维拓展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卷)苏教版.pdf VIP
- DiscoveryTGA550安装操作培训-TAInstruments.PDF VIP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基础.pptx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1讲力、重力、弹力(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T-CSEB-0011-2020 露天爆破工程技术设计规范.pdf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2025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所属事业单位竞争性比选工作人员1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