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碧桂园淘金大马.doc
碧桂园淘金大马
“这里租金回报率大约6%,只需20%的首付,碧桂园已经交了相当于房价3%的印花税、契税等税费。从项目到新马关口车程5分钟,一过关进入新加坡,房子均价从人民币2万元人民币一平方米飙到10万元一平方米。开盘的时候大家抢疯了,我买下来未必自住,做投资也很不错。”作为碧桂园马来西亚金海湾项目的首批买家,李树生相信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正当大中型房企纷纷“出海”拿地时,碧桂园已在庆祝“海产品”的收获了。其最新公布的2013年度业绩显示,集团全年合约销售金额为1060亿元,同比狂飙123%,正式跻身房企“千亿”俱乐部成员,其中,在马来西亚已有3个项目在售,由集团独资的金海湾项目合约销售金额68.1亿元人民币,成为集团年内最大的合约销售项目。
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文简称《21CBR》),2013年马来西亚市场的销售在集团占比达6%,目前销售货值已过百亿。一家中国地产商,如何漂洋过海,成为大马一国的地产一哥的?
大马的“罗湖”
李树生全家住在广东顺德碧桂园大本营的别墅区,一直是碧桂园的忠实粉丝,他调侃,“这些年散步有时能碰到杨国强(碧桂园集团主席)”。他向《21CBR》记者展示了马来西亚项目的宣传网页,网页以新马灯光璀璨的海岸线为背景,白色的大标题“新加坡旁海滩都会城,30万全家可获居留权”十分显眼。
碧桂园试水马来西亚的成果,不惜血本、铺天盖地的宣传功不可没:“碧桂园组织了一个新马4天3夜的旅游团,原价5000多元的豪华游公司补贴2000元,如果是碧桂园老业主,只要2500元就能双飞往返游马来西亚。我报名的时候,接待碧桂园带过去的业主每天能有几个航班。”李树生回忆说。
金海湾项目体量巨大,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总出货值约160亿元人民币,而马来西亚新山地区一年的地产销售额才70亿元左右,可见它在当地是个超级大盘。碧桂园显然意识到首个海外开盘项目对集团形象及海外策略的重要性,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役。除了国内举办各种推介会、带潜力买家亲临现场参观外,集团还找了演员汤唯代言金海湾项目,旅客在吉隆坡机场的到达通道就能看到项目的巨幅广告牌,甚至连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也为碧桂园“站台”,不吝溢美之词。据2013年财报,碧桂园营销及市场推广费用同比增长96.9%至约43.04亿元,首席财务官伍绮琴表示,主要是因为广告费用的增长,其中大马项目的推广费用占比不低。
李树生感受到了碧桂园的营销攻势,不过就金海湾项目而言,他更看中项目的投资潜力:“移民当然是一个好处,主要还是项目值得投资。项目是个综合性大盘,位于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新山区,靠海,可以远眺新加坡,不远处就是私家游艇停靠的码头。他们精装修开盘的时候合人民币约1.6万元每平方米,没过几个月就涨到2万元了。”据碧桂园操盘此项目的团队透露,总价21亿元的地块每平方米地价近4000元,由于项目在填海区,增加了一定建筑成本,最终总成本约每平方米9000元。
碧桂园的成功冒险令马来西亚忽然间成为国内开发商的掘金热土,2013年开始,国内考察团开始陆陆续续奔赴大马,围观这个房价东南亚倒数第二的价格洼地。去年年底,富力地产豪掷85亿元,同样在马来西亚新山地区买下6幅地块用作住宅和商业开发。开发商们相信,马来西亚新山与新加坡的关系就像国内的深圳罗湖之于香港,如今罗湖房价已较当初翻了数倍,新山房价正在上升的路上。
复制“高周转”
碧桂园进军海外显然不是简单的玩票,莫斌向《21CBR》记者表示,碧桂园早前规划的目标――未来3至5年广东省内、省外及海外销售三分天下――没有改变,“这不是硬性指标,而是公司的内部目标,海外市场潜力很大,但需要谨慎推进”。
房企“出海”固然已成趋势,进入全新市场所冒的投资风险同样令人胆寒。即便碧桂园、万科这样的“航空母舰”,海外的初试啼声也不敢做孤胆英雄,往往会选择当地的合作伙伴。2013年开盘的金海湾项目,其实并不是碧桂园在马来西亚的首个项目。早在2011年末,碧桂园就与有“马来西亚李嘉诚”之称的邱达昌名下私人企业大马置地(Mayland)签订协议,入股后者旗下一家地产公司,碧桂园占55%的权益。
然而,一起合作也有不少龃龉,比如,销售理念的磨合就是不小挑战,马来西亚的开发商完全不能适应碧桂园“快速启动、快速开发和快速销售”的经营策略。由碧桂园100%控股的金海湾项目2012年10月拿到土地,2013年8月已开售,成为集团在大马首个开售的项目。合营公司开发的吉隆坡加影钻石和万挠两幅土地,开发速度则相形见绌。两个项目货值都是22亿元左右,其中一个在2013年10月开售,另一个则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推出。显而易见,完全由碧桂园操盘控制的项目在快速周转速度上要快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