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secret.
目 录
1 主要的施工技术方法
1.1 测量工程
1.2 抗滑桩工程
1.3 挡土墙工程
1.4 截、排水工程
1.5 盲沟排水工程
2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2.1 材料采购要求
2.2 拟投入本工程的材料计划
2.3 拟投入本工程的水、电用量计划
3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3.1 拟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计划
3.2 施工机械设备进、退场计划
4 劳动力安排计划
4.1 总体按排原则
4.2 项目管理人员计划
4.3 劳动力按排计划
5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5.1 质量目标
5.2 质量保证机构、职责、过程与程序管理
5.3 质量保证措施
5.4 质量奖罚办法
5.5 工程质量承诺
5.6 工程保修承诺
6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6.1 安全施工目标
6.2 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6.3 安全施工管理
6.4 安全职责
6.5 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6.6 安全生产奖罚措施
6.7 安全承诺
7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7.1 工期保证措施
7.2 工期奖罚办法
7.3 工期承诺
8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8.1 文明施工目标
8.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8.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4 文明施工奖罚办法
8.5 文明施工承诺
9 环境保护技术组织措施
9.1 场地污水排放
9.2 防尘措施
9.3 弃土处理
9.4 施工降噪
9.5 遵守其它环保措施
9.6 环境保护奖罚办法
9.7 环境保护承诺
10 工程施工预警与应急抢险措施
10.1 组织措施
10.2 人员及设备配备
10.3 一般处置措施
10.4 工程施工预警
10.5 应急抢险措施
11 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11.1 施工总工期
11.2 施工总进度控制方法
11.3 施工进度总计划图
11.4 里程碑时间
12 施工平面布置
12.1 施工总平面布置
12.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 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1.1 测量工程
1.1.1 施工测量要求
(1)施工测量应符合防护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要求。
(2)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应复核无误后方可引用。
(3)场区控制网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设平面控制网。
(4)场区内按设计要求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二等水准点测量精度进行。
1.1.2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本工程特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在场区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进行平面控制网施测。二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1.1.3 高程控制测量
从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经平差后,再在场区内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测设10个水准基点,作为高程控制及变形观测用。水准基点的埋设要求稳固可靠,并在变形体外,具体位置由测量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按现行规范执行。
1.1.4 施工测量精度指标要求见下表1.1.4.1~1.1.4.3。
表1.1.4.1 直接丈量测距允许偏差
序号 固定测桩间距(m) 允许偏差 1 <200 1/5000 2 200~500 1/10000 3 >500 1/20000 表1.1.4.2 基线丈量允许偏差
序号 水工建筑物长度(m) 允许偏差 1 <200 1/10000 2 200~500 1/25000 3 >500 1/50000
表1.1.4.3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项 目 精 度 指 标 说明 内容 平面位置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mm) 土石方开挖 轮廓点放样 ±(50~200) ±(50~20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砌石工程 轮廓点放样 ±100 ±3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抗滑桩 定位 ±100 ±5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1.1.5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
角度和距离测量采用DYM-530E全站仪,C-100全站仪,瑞士产WILD测距仪,J2经纬仪,2m 钢卷尺,水准测量用瑞士产DS2水准仪,5m铝合金塔尺。
1.2 抗滑桩工程
1.2.1 概况
Ⅰ号变形体发育于3号横沟以上,高程在290~300m以上,直至边坡后缘;Ⅱ号变形体发育于2号横沟与3号横沟之间,靠近边坡的东侧。为阻止浅层变形向深层滑移发展,首先考虑对浅层变形体进行支挡,同时,又要发挥支挡结构对边坡整体稳定的支挡作用。因此,沿2号横沟以上布置一排抗滑桩,沿6b~6b’剖面布置一排抗滑桩,以保证边坡稳定性。
抗滑桩分为A1、A2、B1、B2四种类型,桩截面均为1.5m×2.5m,入岩深度为1/2倍桩长; A型桩桩间距5.0m, A1型桩长18.0m、A2型桩长14.0m;B型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维修电工高级实操题库.pdf VIP
- 桥梁工程墩柱、盖梁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doc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图形的变换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pdf VIP
- 移动厕所投标方案(技术标 310页).doc
-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电子电工单招试卷-B卷.docx
- 2025年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GB+30871-2022国家新标准规范.pdf
- 学生处处长述职报告范文.pdf VIP
- 国电乐东发电公司配煤掺烧全流程动态优化系统介绍(罗荣).pdf
- GB50433-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