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点,推进中职文化课的转型[精选].doc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点,推进中职文化课的转型[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点,推进中职文化课的转型[精选]

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基点,推进中职文化课的转型 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 吴颖 摘 要:职业学校对文化基础课普遍重视不够,为了满足专业课需要学校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全面,心理素质不高,缺乏自信,就业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不高。为此,科学定位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实现中职文化课的转型,对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中职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 文化基础课 转型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外以技能为中心或以能力为中心组成单元模块的教学模式被引进到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但是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产业智能化的出现,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明显:理论薄弱、不够系统,过于实用化,适应性和发展性不强。职业学校为了满足专业课需要,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全面,心理素质不高,缺乏自信,就业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不高。为此,科学定位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克服和纠正文化课的“鸡肋”现象,实现中职文化课的转型,对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中职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文化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课、专业课与技能课之间的关系,有过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强调文化课与专业课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文化课教学的重要性,表现出“重文化、轻技能”的倾向。第二种观点强调职业学校要办出特色,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掌握应用技能,拥有一技之长,而忽视文化课教学的重要性。第三种观点强调职业学校的三类课程必不可少,在对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则认为文化课应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课教学服务。在这三种观点中,最后一种观点似乎有先进、合理的一面,也是最为目前职教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认真审视一下第三种观点,我们也会发现其缺陷:首先每门课程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体系,离开了这个体系,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师取舍教材的结果是不断删除教学内容,这就势必导致课程知识的破碎,直至完全忽视文化课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强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有助于突出职业学校的特色,但是由此就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停留于技能培养的层面,忽视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地位: 第一,基础性。文化基础知识是学生达到其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必须达到的文化水准;它也是奠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继续学习进修所必备的基础。 第二,应用性。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很多教学内容是与生活实际、社会活动紧密相连。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就业者,在专业技能水平相同情况下,文化基础知识扎实者具有更强劲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第三,发展性。学校教育无法给予个人一生所需的知识,个人生活工作的实用技能大多数要靠在离开学校后的生活工作中获取的。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索的精神及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是学生适应经济变化和工作场所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动中终身学习的保证。 二、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要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提高文化课教学实效,就有必要对文化基础课中那些过于学科化、偏深偏难偏多、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密切的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课程学科体系框架,明确教学目标,精选课程内容。“课程整合”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做到优势集成,亮点聚合,以发挥其综合优势。 1.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一方面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知识和职业生活必需的有关的内容,使教材成为学习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内容。另一方面以“必需”与“够用”为原则,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概念性知识。其次在学科教学时,可以打破集中讲授的方式,灵活、机动地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如《法律基础》课程,可以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以此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 2.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对接。 课程整合的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整合:一是以特定的文化课的某些内容为基础,满足一些对文化知识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求。例如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依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整合,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学会运用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他们适应未来职业岗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