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食物的性味与合理饮食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食物的性味与合理饮食要点

食物的性味 与 合理饮食 《红楼梦》有一回这样写道: 大观园内摆下了螃蟹宴,公子小姐都不避腥,争吃蟹黄。贾母却叮嘱道:“那东西虽好吃,却不是什么好的东西,多吃了肚子疼。” 林黛玉素来脾胃虚弱,才吃了一点螃蟹,便“觉得心口微微疼痛,需得热热地吃口烧酒”,即用酒的热性来对抗蟹的寒性。 薛宝钗在螃蟹诗中还说:“性防积冷定须姜。”指明蟹性太凉,如果要防止冷积腹中,最好还是加点生姜。 食物的性味 与 合理饮食 一、食物的性味 二、食物性味道理对饮食健康的帮助 一、食物的性味 ㈠ 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 从何而来 ㈡ 不同食物的不同性味 ㈢ 食物的性味可以改变 ㈣ 食物性味对西医治疗有帮助 一、食物的性味 ㈠ 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 从何而来 食物性味的道理不是哪个人的发明, 而是我们先祖在无数次顿悟、试错后总结归纳出来的。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归类,最后把食物归为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还有一类食物凉热的感应并不明显,称为“平性”。 “味” 即通常泛指的食物的滋味。 酸、咸、甘、苦、辛。 早在《淮南子· 修务训》中便有“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的记载。 先祖们同时还发现不同的食物对不同的脏腑起不同的调节作用。 例如:梨、桑椹、芹菜、猕猴桃、莲心皆为寒性食物,有清热作用。 同样有清热作用 —— ◆梨、柿子, 偏于清肺热; ◆香蕉偏于清大肠热; ◆桑椹偏于清肝肾虚热; ◆芹菜偏于清肝火; ◆莲心偏于清心热; ◆猕猴桃偏于治肾虚膀胱热。 于是人们就把能清肺热的梨归于肺经, 把能清肝火的芹菜归于肝经 等等。 就这样以此类推, 千百年下来逐渐形成一条指导人们食疗与用药的规律。 食物、药物的这一特点我们称为“归经”。 中药有四气五味及归经之说, “药食同源”,故食物也有寒凉热温、辛甘酸苦咸以及食物归经的现象。 反过来说,食物也是药物, 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 因此食物自古以来天生就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的效果。 ㈡ 不同食物的不同性味 1. 食物的性 一般说来, 那些进口火辣辣、进胃暖烘烘的食物,大部分属于热性。 而进口凉丝丝、入胃清爽的食物, 基本上属于凉性。 不过,用口和胃来感知食物的性质不是绝对准确的,绝大多数食物的寒热是根据进食后身体的反应来决定的。 有时进口的感觉和进食后的反应并不一致。 2. 食物的味 食物既有其性, 又有其味。 食味有五:酸、苦、甘、辛、咸。 味与性不同的是, 大多数味都可以用口品尝得知。 ⑴ 辛味 是指辣味及其他一些刺激性味道。辣椒、葱、姜、韭菜、蒜、香菜、胡椒、洋葱等, 均有辛味。 辛味者多热。 也有例外,如薄荷就既辛且凉。 辛味具有发散风邪、升阳健胃作用 。 ⑵ 甘味 即甜味。绝大多数主食如米、麦、玉米等都是属于甘味。 味淡的食物也附属于甘。 甘能补、能和。 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以甘味或兼有甘味者居多。 ⑶ 酸味 日常饮食中用得最广的酸物是醋。 酸味能收涩。长久腹泻的人,用红糖煎炒酸石榴皮,颇有良效。 但是用醋调味,却不是收涩之功,而是用酸来生津开胃。 “望梅止渴”,正是利用了酸味生津的作用。 ⑷ 咸味 古人知道血是咸的,因而把咸与血脉联系一起。 长久不吃盐, 人就浑身没劲。 吃多了咸盐,又容易导致血脉凝滞。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人不宜多吃盐是相通的。 大多数海产植物属于味咸。古人用海带等治疗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常获良效。 因此中医认为咸能软坚(把肿块软化消除)。 ⑸ 苦味 苦味的食物多偏寒。 例如苦瓜,虽然极苦,但它却是瓜类中清热佳品, 可以清心明目、止渴除烦、消暑除湿。 夏季以苦瓜佐餐, 对出汗过多、口味不佳的人来说, 是很好的食物。 ㈢ 食物的性味可以改变 中药的加工炮制可以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能, 加强或缓和药物的作用。 如 —— “生地” 具有清热、凉血的功能; 加工成“熟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