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三年级历史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水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三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 上。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在父系大家庭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 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2. 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 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 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 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 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 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 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 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 4. 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元朝时中国西部民族的 统称)应考;左榜供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女真等民族)、南人(淮河以南的原南 宋境内的人民)应考,乡试、会试考中名单都按民族分配。这表明元朝 A.科举制度得到最终确立 B.以科举作为协调蒙汉关系的手段 C.统一后重视全面推行汉化政策 D.选拔人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区别 5. 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人 名)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及)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 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 材料表明 A.战国争霸冲击宗法制 B.智果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C.智宣子主张立君以仁 D.统治者极力维护分封制 6.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7.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右图空白 a、d 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出超 8. 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 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 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 一遇也。”该观点 A.批判了洋务运动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9.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 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 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10. 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 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11. 1911 年 10 月 16 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 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 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 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 或弹幼。”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2.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人民革命’,肇始于 19 世纪末期,正是西方 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 期。”这说明辛亥革命是‘人民革命’的依据是,辛亥革命是一场 A.民族民主革命 B.自下而上的反清斗争 C.有组织的反侵略斗争 D.人

文档评论(0)

saity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