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张瑞敏制造”到制造“张瑞敏”.doc
从“张瑞敏制造”到制造“张瑞敏”
10年历程,海尔集团这个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通过自身再造,正由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整体转型为创业平台,为大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趟出一条转型的新路。
张瑞敏能被“制造”吗?
他自己的回答是:能。
大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该怎么从求生存,转型到求创新?
张瑞敏的方法是:解构。
10年历程,海尔集团这个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通过自身再造,正由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整体转型为创业平台,为大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趟出一条转型的新路。
家电巨人变身巨型“车库咖啡”
“车库咖啡”,创业创新的代名词。
美国“硅谷”,车库创业曾经催生出惠普、微软和苹果这样的跨国企业巨头。
北京中关村,“车库咖啡”也成了中国互联网创业平台的象征。
已经在市场上成名立腕的超大型企业还有没有能力和动力像“车库咖啡”那样再创业?
答案是:不仅能,而且必须。
“中国制造业真挺危险。”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记者说。
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海尔1999年在美国南卡州建工厂时工人工资是国内20倍,去年变成了4倍。同比,美国的油料费是中国一半,过路过桥费中国是美国的18倍,中国制造业生产要素的优势没有了。面对德国工业4.0和美国先进制造业,必须寻求新竞争力。
“中央提出创新、创业非常正确,但大型制造企业创新和创业怎么做?企业组织结构解决不了,一切免谈。”这位以思想敏锐著称的中国企业家开门见山地说。
过去10年,海尔集中做了一件事:去掉2万名中间管理层,把过去30年辛辛苦苦打造的“航母”,解构成了一支并联“舰队”。“现在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张瑞敏说。
海尔雷神游戏笔记本小微团队就是由“85后”“三李”创建。李艳兵、李宁和李欣利用互联网交互平台深入挖掘了3万条用户数据,整合代工厂和设计资源,还在去年年底引入了天使投资。一年间,雷神把海尔从未做过的游戏笔记本做到行业第二,仅11月11日“光棍节”一天就售出一万台,去年给海尔集团上缴了1200万元净利润。
庞大的企业中间层没有了。集团与“小微”不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原来集团的部门“领导”都变成平台主,为小微提供创业服务。
“我们只提供平台。”张瑞敏说,“我们让渡企业最核心的决策权、用人权和利润分配权,同时把握战略和拥有股权。”
新的问题来了,既然自己干,何必靠海尔?
已经尝到甜头的李艳兵告诉记者,虽然雷神的品牌、生产工厂都不是海尔,“但集团给雷神投入了72%的股份,并为小微发展提供了强大背书。我们刚开始请上海、重庆两家代工厂各生产50万台游戏本,不是海尔这个背书谁会接单?”
在企业解构的“操盘手”张瑞敏看来,海尔集团这个平台已经慢慢演变成一个“生态圈”,一个“生态系统”。
“过去企业是一个如‘航母’般生硬的组织,是紧耦合结构,只要坏一个齿轮或螺丝,就趴窝了;现在是松耦合结构,一两百块并联体,死了5块,其他生长茂盛,还有新生力量。”他这样解释道。
这个“生态圈”中,汇聚了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共6万多人;像海尔雷神一样的小微创业体200多个;已诞生470个项目,汇聚1322家风投公司……
一个过去看来“巨无霸”一样的大型企业,开始整体转型成一个巨型“互联网+”“车库咖啡”。
互联网时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员工变“创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海尔集团副总裁刁云峰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时代曾经流行的话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王健,一个典型的“工科男”。去年3月,他带领4个“80后”组成“智胜冰箱小微”,通过在互联网的海量交互信息了解用户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寻求技术和设计,推出了匀冷和超静音冰箱等。去年,产品售出200多万台,销售额40亿元,其中60%销量是网络交互产生的新增量。
“收入咋样?”面对记者提问,有些拘谨的王健,脸上突然荡漾起难以抑制的笑容,连声说:“很多,很多!”
统一设计、推出新品、批量生产……这些带着浓厚大工业时代印记的流程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多变的市场、多样的需求面前显得笨重迟滞。
谁能最快发现市场需求,哪怕是很小的点,都会通过市场“深耕”,迅速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对接,而网络大数据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恰恰为有效对接提供了可能。
洗衣机平台网络交互小微程兴中团队,在网上发现很多用户抱怨洗衣机内筒脏且无法清洗。他们通过546万人次网络交互和举办网络设计大赛,从800多个解决方案中遴选出10个解决方案。
随后,这个项目在海尔洗衣机平台公开竞争,孙传滨竞标成功,并与其他员工“官兵互选”,组合成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