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13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13要点

材料3: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材料4:2009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主题确定。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2009年7月24日济宁新闻网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1中季羡林教授说“将孔子抬出来”的主要依据。 (2)材料2中主要提到哪些“理”?根据材料3说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 (3)材料3提出了哪些新观点?它们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你认为每年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是什么?假设你是设计者之一,请你帮助设计几项活动。 解析:本题以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为主题,涉及儒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价值这一热点问题。第(1)问归纳孔子的重要思想即可;第(2)问可结合理学的新思想加以分析;第(3)问从黄宗羲的早期民主思想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等方面归纳;第(4)问属于开放式设问,可多角度展开设计。 答案:(1)因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提出“仁” “礼”主张,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经后代的改造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2)理:自然规律和封建伦理道德。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 (3)新观点: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4)意义:有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国际间文化交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活动言之有理即可,如拍摄以孔子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 点击此图片进入“备考演练 经典化” * * 1.背景:明清之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正经历 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统治阶级极 端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激化,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2)经济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 发展。 (3)思想文化上,一方面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制度 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另一方面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 2.思想主张 (1)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王夫之否定了“理 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的唯物主义一元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主义思想。 (2)反对封建主义。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 “一人之法”。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的主张。顾炎武的以“众治”代“独治”,都与黄氏的思想是相通的。 (3)反对明末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顾 炎武主张学以致用,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王夫之、黄宗羲也都力主学以救世、救民。 (4)倡导均田说与“工商皆本”说。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的思想,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相对立,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与普通地主的要求与愿望。 3.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性。 (1)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 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 数百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3)对传统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 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会分析] 材料1表明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标准的思想,材料2表明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材料3表明了顾炎武的民主思想及经世致用的学术观念。三则材料共同印证要点二中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的共同思想主张,他们的进步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向近代转变的意味,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考题范例] [例1] (2010·广东高考)“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通过设置关于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古诗,考查学生对“心学”关于万物本原的准确理解。诗的前两句点明“心”为万化根源,即体现了“心学”“理在自己心中”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仁政”是政治学说,“独尊儒术”是提出的文化政策建议,“经世致用”是治学原则,都不符合诗中“心”为万化根源的主张。 [答案] C [命题角度] 本考点可能设置新材料、新情境的知识点较多,主要集中于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关于宇宙观、伦理观及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以及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及哲学思想等几个方面。命题方式或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判断其观点;或给出观点,要求考生判断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