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思考.doc
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产业的转型思考
[摘 要] 信息科技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传统出版产业也不能避免。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改变传统出版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积极应用大数据指导数字出版,在未来的出版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传统出版产业的不二选择。
[关键词] 大数据;数字出版;出版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不知不觉地将我们置身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洪流中。在这个言必称大数据的时代,传统出版产业普遍感觉到平静之下的暗流汹涌,寒潮来袭。
数字出版的浪潮何时兴起的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迅速发展。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有多久没有买书了?我们用手机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又占据了我们多少时间?我们无暇看书时是否用阅读软件取代了书本,用耳朵取代了眼睛?甚至于我们可以足不出户放眼世界,了解国家大事,还能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多少领域是科学技术尚未涉足、不能解决的呢?
对于传统出版产业,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还是顺势而为、积极变革,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这是每一个出版产业和单位不可回避的世纪命题。
一、大数据和数字出版
大数据是指无法使用传统流程或工具处理或分析的海量的数据信息,其核心就是预测,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比如谷歌就在2009年通过观察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成功预测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范围。如果说大数据我们还未能深刻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数字出版的存在。比如现在最常见的,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通过手机看新闻和看书的经历。数字出版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对数字出版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依赖。
二、纸媒的崩退与没落
由于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书报刊等纸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2012年是全世界纸媒体开始崩退的年份。2012年,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都出现了纸媒倒闭潮。美国有三大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新闻类期刊,其中,《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刊正式停刊,出版数字版期刊。德国的全国五家大报,其中《纽伦堡晚报》、《法兰克福评论报》、《德国金融时报》三家宣布停刊,出版数字版报纸。英国具有244年出版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停止出版纸介纸图书,而转为出版数字版图书。而在我国,书报刊业也出现了经营的危机。从新闻上看,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四个门户网站,已经控制了全国60%的新闻资源,而传统的报纸已经逐渐变成了读者的弃儿。从图书出版上看,出版社库存加大、销售减少、利润降低、经营困难,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2012年的图书市场零售额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15%,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一叶知秋,这一切预示着纸媒的衰落前景。以上就是数字出版的发展与对传统出版的挑战,我们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三、传统出版的目前优势与潜在危机
在数字出版形式下,传统出版不管是“坚守”还是“转型”,都要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基本的把脉。这个基本把脉既可以作为我们“坚守”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转型”的资本。那么,我们传统出版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辑、作者和内容的现实拥有与未来危机
与数字出版相比,传统出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编辑,传统出版单位经过多年的运营和积累,培养了一批知识深厚、素质过硬的专业编辑人员,能够保证各个出版环节的高效率和高品质,毕竟人是生产力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其次是作者,经过多年的工作业务往来和编辑人员的悉心维护,传统出版单位拥有一批专业过硬、素质优良、合作稳定的作者队伍,可以保证稿源充盈不断。再者就是内容,经过多年的积累,传统出版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无论什么样的出版方式,对读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内容,而且这些内容资源可以重复的开发和利用。这些优势是传统出版的骄傲和自豪。也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数字出版大潮面前,传统出版仍然能够优哉游哉,尚未遭遇致命的危机。但我们一定要清楚,这些优势本身并不巩固,或者说本身就存在着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和版权两个方面上。
从技术上看,目前,80%的传统出版采用的都是方正排版系统,保存下来的数据文本兼容性较差,几乎无法转换成目前通用的几种标准化电子文本格式。就以我们最常用的手机阅读来说,出版社如若想把要把经方正排版系统排版后的数据转换成电子文本文件,就需要花很多功夫去转化。尤其是其中的外文、公式、表格、图片等内容转换更为困难,只能做成矢量图,不过数据量过大,根本无法传输。
从版权上看,传统出版虽然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