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思妙想的另类武器.doc
奇思妙想的另类武器
在武器设计领域,有一些拥有奇思妙想的设计师,设计出未能走上战场,但在纸面上看来貌似“强大无比”的武器。
150吨的巨型战车
约瑟夫?福尔默博士是德国著名设计师、工程师。一战爆发后,福尔默被授予上尉军衔并加入德国陆军部,成为首席车辆设计师。其间,他主持设计出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K型战车(“K”为“巨型”一词的首字母)。K型战车重150吨,是当时最大的战车。驾驶员坐在车内根本看不到路面,只能在车长的指挥下“盲视驾驶”。由于体重过大,K型战车不能长距离行进,运输时必须拆成重数十吨的4部分,经铁路运到临近出击地点的方位再组装。德国陆军部最终决定建造10辆K型战车,但到战争结束时,只有一辆原型车接近完工。一战后的德国不能拥有坦克,因此这辆半成品最终被拆解。战后,福尔默去了捷克斯洛伐克,但他设计出的KH-50型半履带式坦克被捷克陆军拒之门外。1955年10月9日,这位战车设计师在大众公司演讲后突然去世。
1000吨的“陆地巨兽”
军事装备史上最早的千吨级坦克设计于1931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找到德国工程师爱德华?格罗特,请他为苏联红军设计一款名为“布尔什维克坦克”的巨大战车。在格罗特看来,未来主宰战场的必将是巨型装甲战车。格罗特提交了两个版本的设计方案,都是重1000吨的“陆地巨兽”。位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工厂显然被格罗特的大胆设计吓住了,最终这款代号“TG”的坦克研制工作被叫停,格罗特也被打发回德国。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又想起格罗特的设计,于是苏联设计师们顺着格罗特的思路搞出外号“巨兽”的KV-6,这款拼凑出来的“无敌坦克”重138吨,与TG坦克一样装配6座炮塔,“几乎每一处空隙都塞进火炮”。最终,两辆KV-6原型车完工并投入实战测试,但第一辆的尾炮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向中部炮塔误射了一炮,导致整车爆炸损毁,第二辆在列宁格勒前线跨过一道深沟时折成两截,一炮都没开就损毁了。回到德国的格罗特并未放弃自己的千吨级坦克之梦。1942年6月,他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千吨级坦克的设计方案,后者立即被这款超级武器迷住,命令克虏伯公司跟进研制。6个月后,格罗特绘制出初步设计图,这款超级重型坦克被称为P1000“老鼠”,它与后来的“鼠”式坦克不同,前者吨位更大、火力更猛。不过,“老鼠”项目很快就被德国军备部长废止,理由是每生产一辆“老鼠”要耗费相当于一艘海军舰艇的资源。
“冰航母”被动力系统融化
二战期间,英国钢材奇缺,无法建造更多的反潜舰艇与护航战舰,用什么对付纳粹的水下“狼群”成为战争的关键问题。记者出身的杰弗里?派克提出“用北极冰块建造航母”的设想。但天然的冰块太脆弱,连大西洋的海浪都扛不住,更别提德国人的鱼雷了。1943年初,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将棉花和纤维加入淡水制成的冰具有很高的强度,派克的“冰航母”念头由此再次燃烧起来。英国政府也受到鼓舞,组织专家协助他进行研制。以派克为首的设计小组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建造出一艘20米长的“冰航母”模型。神奇的是,这艘模型居然安然度过夏天而未融化。3个月后,设计师们拿出蓝图――“冰航母”长600米,舰壳厚12米,由26个螺旋桨推进,舰名“哈巴库克”号。最终,丘吉尔政府批准出资建造“冰航母”。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设计师对“冰航母”动力装置的散热量估计不足,要驱动26个螺旋桨转动,巨大的发动机难以避免地产生高温高热,周围的冰会大量融化。类似的技术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冰航母”只好暂停建造。派克的想法虽然没能实现,但“冰航母”在舰船史上空前绝后。至今,“哈巴库克”号的蓝图还保存在英国皇家海军档案馆内。
“专用杂耍步枪”
与卡拉什尼科夫一样,美国轻武器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并没有受过武器设计方面的专门训练。11岁开始当童工的他天天围着机器转,7年后终于成为机械师。他在枪械设计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1919年10月加入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成为职业枪械设计师后,34年间共设计了54种步枪。其最著名的作品是1936年正式定型的M1步枪,即世界上第一种大量服役的半自动步枪。二战中,美国共生产出400多万支加兰德步枪,而加兰德并未因此发财,他将该枪的所有发明专利都无偿地转让给国家。不过,加兰德步枪在1957年就被M14自动步枪替代,只有美国三军仪仗队一直将其作为仪仗枪使用至今。每逢重大表演,列队行进的仪仗队员们抛接加兰德步枪的杂耍式动作成为经典节目。有人说,这一是因为加兰德步枪轻重合适,二是因为枪身设计简单。加兰德步枪存在一些弊端:弹夹上的8发子弹打光后会被抛出,发出“乒乓”声。有二战老兵表示,加兰德步枪抛弹夹的声音太大,德军摸清规律,知道“乒”的一声后,美军肯定要重新装填子弹,于是趁机发起反击。后来美军士兵想出应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