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全生集》[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全生集》[精选]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处方 熟地黄一两30克 麻黄五分1.5克 鹿角胶三钱9克 白芥子二钱6克(炒,研)肉桂一钱3克(去皮 研粉) 生甘草一钱3克 炮姜炭五分1.5克 主要药物图片:麻黄 麻黄 熟地与肉桂 鹿角胶和白芥子 甘草和炮姜 〖用法〗以上七味共为细末,水煎服或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方解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治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月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姜炭破阴和阳,肉桂温经通脉,白芥子消痰散结,麻黄调血脉,通腠理,均以为佐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熟地黄:温补营气,填精补髓。 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 肉桂 姜炭:温阳散寒,温通血脉。 白芥子:温化寒痰,通络散结。 麻黄:开机凑,散寒凝。 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炭、麻黄、生甘草等组成,具有温阳气、通经络、除痰结之功效,是外科治疗阴症痈疽的主要方剂。笔者根据其作用,用于下述诸证,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水肿   蔡××,女,75岁,1996年4月4日初诊。患者慢性心力衰竭10年余,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用强心利尿剂后缓解,但停药后仍恢复原状。本次因下肢浮肿加重一月,用西药无效而来我院心血管专科门诊。刻诊:胸闷心悸、气喘咳嗽,动则尤甚,不得平卧,面色灰暗虚浮,口唇紫绀,肢末不温,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没指不易恢复,纳呆脘胀,便溏溲少,舌淡暗有瘀斑,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滑,脉沉细结代。证属阴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上凌心肺),治宜温补脾肾,助阳化气,利水消肿,方用阳和汤加味:熟地15g,白芥子6g,鹿角胶9g(另冲),肉桂3g(后入),麻黄6g,炮姜炭3g,党丹参各15g,生芪50g,茯苓30g,淡附片10g,紫石英15g,益母草30g,炒白术15g,车前子30g(包),泽泻30g,炙甘草3g,砂仁3g。嘱:限制活动,低盐饮食,少量氧气吸入。每日一剂,连续五剂后,小便增多,大便见实,面浮肢肿渐退,纳增,唇舌紫绀好转,守方出入二月,诸症得平,后用金匮肾气丸、刺五加片等巩固其效,冬令时节膏方进补以进一步改善肺、脾、肾功能,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2、痹证   张××,男,46岁,农民,1992年2月20日初诊。患者自诉十年来腰骶酸痛,症状日趋加重,疼痛从右侧骶骨部沿大腿后外侧向小腿处传布,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活动不利且动后疼痛更甚,足背部麻木,肢体不温,曾针灸、骶管滴注、西药治疗均未减轻,近一月因诸症加重,要求中药治疗,观其舌淡暗,苔白滑腻,脉沉细弦,证属痹证(寒湿阻于经络,气血流通失畅,不通则痛),治宜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仿阳和汤加味治之:大熟地30g,白芥子9g,鹿角胶9g(冲服),生麻黄9g,肉桂3g(后入),炮姜3g,炙草3g,制川乌9,苍术10g,独活9g,细辛5g,生苡仁30g,乌梢蛇10g,当归10g,川芎9g,怀牛膝10g。每日一剂,煎3次,第一、二次早晚分服,第三次药液加热水浸双足(足浴时水温以足能放时为度)。浸至膝下3寸,以半小时为宜,取其微汗。药用一周后患侧肢体酸麻,疼痛均消,继续原方出入,内外合治一月,十年沉疴顿除,随访至今未发。 配伍特点: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辛散与温通同施,补中予散,补而不滞,温散寒凝而不伤正,滋补经血而不敛邪。 使用注意:凡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皆不宜使用本方。马培之云:“此方治阴证,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亏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 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诸如贴骨疽、痰核、流注、横痃、石疽,以及骨槽风、脱疽、鹤膝风等,凡属血虚寒凝者,均可用之。但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忌用,阴虚及破溃日久者不宜使用。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坐骨神经痛、冻伤、妇女闭经等等,属于血虚寒凝者。 付方:小金丹 1.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白胶香 制草乌 五灵脂 地龙 木鳖各一两五钱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